今天是16年的年尾,写出了给自己做个标记定位,或许若干年以后再次有机会会看的话,对事情的看法会有所改变。今天是记录一下心情想法的文章。
知识付费
16年是对我来说是一个付费知识元年,参加了一位很有名老师的社群,下载了他开发的APP。在社群里遇到一位擅长海外投资的牛人,也付费参见了他的付费社群,在加上之前豆瓣一位创业者举办的学习社群以及“得到”上的5个专栏订阅,零零总总总共付费了8000元。
谈谈收获,肯定是有的:
* 书单:牛人的一些书单,包括经济、社科、历史、心里学、传记、互联时代的当下畅销书,在某一定程度上我知道了这些大V是读书获知的领域范围。
* 情感归属:知道了大V的一些个人经历,也是遇到了某些挫折,“你并不孤独”,有一种周围的人都太low逼,不思进取,整日蝇营狗苟,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像我专注个人成长的这种虚幻自我满足感。现在想来太过鸡汤,也自视盛高。我不否认鸡汤是在孤独寒冷的时候有暖心效果,但除了情感上的暂时安慰,并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改变。
* 付费知识社区的玩法:今年看到分答、得到、值乎的兴起。也看到了各种互联网大V用自己的影响力,建立付费群的现象。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套路是,付费第一阶段,利用16年之前的出版过畅销书或者做过线上线下教育的口碑,吸引第一批老粉丝;第二阶段,借助值乎、微信众多分享公共号平台,做多次低价的知识分享,在分享过程中插播自己微信公共号、社群的广告,从陌生者筛选出第二批愿意低价付费粉丝;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提供抽奖奖励转发行为,扩大公众影响力,以及借助先期粉丝的信用背书发展第三批潜在粉丝;一方面提供付费社群或者付费文章,朋友分享功能,提供一种试尝体验,另一方面,传播粉丝对教授内容的解读文章,最大限度的利用粉丝的个人信用背书,将会将很多粉丝转化为付费用户;在付费群内部,除了自己的教授相关技巧之外,组织内部比较厉害的人,领头分享,甚至可以帮助内部比较厉害的人再行组织小领域的付费社群。其实这中利用消费者个人信用背书的方式,和16年罗一笑文章的传递、1990年俄罗斯MMM金融互助骗局有相同地方。付费社群知识变现取决于一个人之前的公众形象 ,知识变现的知识是否值这个价,只能各人自行判断,毕竟每个人所在的阶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同,判断价值的标准也不同。
* 营销:在今年我知识付费的经历中,值乎、付费社群有很多采用的是限定时限内低价,一旦错过时限就会有一个明显到肉痛的涨价幅度。在前后差价的刺激下加上时间的限制,能够刺激消费者短时间内做出购买决定。通过一些大V之间的相互背书推荐和粉丝的分享背书,想想王家卫、金城武、梁朝伟为张嘉佳电影背书给我很大的触动,在某一领域的大V的背书真的那么可信吗? 我作为一个消费者,一时冲动消费购买。付费分享除了金钱的开销,也有时间开销,会有都花钱了那肯定要花时间听啊,不然钱就浪费了。但是听多了之后往往发现,分享的东西是一些普世的道理,在书本里都能读到。
* 技能点:我个人参见的付费社群中,大V就自身的经历给出关于写作、演讲、英语学习、元认知的普及教程,整个小社群绝大多数文章反馈是将大V的文章做一番自己的总结和解读,一定程度上是从正向解读,可是给我个人感觉太趋于同质。怎么可能有那种亘古不变适用一切场景的原则呢?!其次,分享的技能方向太多,我自己学习能力达不到全盘跟上。相关技能是源自于大V个人发展经历,和我的生活环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可能某项技能对他是不可或缺,但对我是可有可无。
反思(负面):
* 自己能力边界处的技能:对我来说,好好活着,活得好就是我最朴质的利益诉求。集中力量和精神在自己工作上,在公司掌握一定话语权,学习对自己的生活立竿见影的技能,借助本职业务向外界辐射自己的影响力。这个是我今年年底得出的个人想法,践行,让事实告诉我可行否。至于英语、编程让他们在我的待办清单里好好待着吧,如果以后我有空闲时间却记不起不愿做,那他们不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 信息选取渠道、书的选取标准:无论是得到上付费信息,还是知乎、微信公共平台上的爆款文章,信息质量良莠不齐,选择筛选的难度太高。现在倾向于传统纸媒。口碑好的传统纸媒对实事热点事件,会有一定的缓冲时间,用在取证上,可信度高。并且但凡落在纸张上的墨迹,相较互联网传播途径成本高,也会更甚至。以16年罗一笑事件为例,看多了事件细节没有搞清之前众多公众号文章的,从起初的转发表达爱意到后期的千伏所指,过于表达了被欺骗的不满和对借此营销的愤怒,但罗尔的个人境遇和动因没有耐心给予一个了解的机会。《南方周末》12-08这一期中披露,罗尔儿子在东北上学,他提供学费,老父患病,看罗尔境遇不顺,不肯就医。有一辆07年购置别克,丧失交易价值。罗02年深圳房子与前妻签协议给儿子,东莞2套房一套给生女儿致疾的妻子,一套留给两人养老。9月22日罗对罗一笑的病情保持乐观,将打赏积攒的3万捐给白血病儿童,同时深圳市慈善会德义基金告知罗尔若不发生感染,医疗费可能只需20万,深圳报销比例90%,且罗有房有车不符合救助条件。10月23日罗一笑感染进入重症监护室。罗尔利用获得持续打赏的模式-孩子美好+父亲永不放弃+家庭有困难,在不用卖房卖车前提下,获得罗一笑的医疗费。在这期间,发文刻意隐瞒了深圳医保对孩子报销的事实。而后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刘侠风和罗尔达成协议,读者转发一次,小铜人捐赠1元且公司微信账号打赏归罗一笑。但不知道是出于创造爆款文章热点便于营销还是刘对罗的文章进行深加工时无意之失,导致文章披露罗一笑病房开支每天少则一万,多则三万,且一半费用少儿医保无法报销的虚假信息。罗尔的本意可能只是通过卖文接受打赏作为一个获利开源渠道,弥补笑笑医药费的缺口。错在一隐瞒医保报销额度,二是和小铜人营销事件联系在一起,当然可能也并没有能够预料到会在网上发酵,募捐到巨款。同时,比较起来深圳医保的充分保障,全国其他很多地方难以企及。很少见到网络大V能够提供欠发达地区医保问题、跨区域异地就医看问题的视角。纸媒的深度和公信度比自媒体高。
* 影响力话语权:在付费社群中,单纯作为一个知识的接受者,是不可取的。接受者就是一个一直被消费的角色。应当作为一个分享者,在群体中形成一定影响力,获取话语权,成为一个规则的制定者,这样才能有机会和那些大V接触,才有机会进行变现。
* 知识付费真的到来了吗?16年“得到”订阅得是某一个领域大V进行相关领域知识普及性教育,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知识”我更认为是二手处理过的知识,掺杂着传授者个人观点或者就是太过零碎不成体系。知识体系的构建是自己搭建才能培养出自己思考的能力。我有个观点,评价一个付费订阅是否值,从两个方面:1)是否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如果和自己的利益相关,那就以时效为主;若是不是急需补充的知识,这种过个2、3年就会淘汰更新的知识,又有何其可学的。 2)想想看付费知识,是否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可读性如何,是否会成为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