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湖北人,但不知道为什么对浙江有那么大的爱,可能是冥冥之中有什么说不清的缘吧。
高二我第一次和家人去浙江,去了杭州、乌镇、绍兴,去了三天,都是浅浅地玩了著名的景点:杭州西湖十景、雷峰塔、乌镇西栅东栅、绍兴鲁迅故里。
大学我一个人又去了一次浙江,玩的几乎还是这些地方,多加了一个金华的横店。
十天前我和老公孩子又从武汉开车去玩了一次,路上多去了个徽州歙县,又去了横店的另外几个景区:圆明春苑、圆明夏苑、梦幻谷、广州街香港街(横店有七大景区),最后去了上海的迪士尼乐园。
虽然我去了三次浙江,但是我每次去都觉得很满足,我喜欢这个风景优美、文化历史底蕴深厚、人民勤劳能干、经济发达的地方。
在金华我们一家人在某个当地很红火的东北铁锅炖吃了两次晚饭。第一天晚上很巧的是,我们旁边那一桌坐的是一个拍短剧的小剧组,有两个年轻好看的男女主演、导演、其他工作人员等七八个人,刚坐进来就开始聊他们的剧、聊短剧行业、聊对表演的看法。
主要是女主角在说话,我听着觉得挺有意思的,毕竟是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生活。也能听出来,女演员对表演很热爱、很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就这样慢慢听着、吃着,感觉很舒服。
在绍兴的晚上,我订的民宿就在周恩来故居的对面,我们到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收拾了一下后,我们一家人就出去找晚饭吃。
穿着拖鞋走出门,民宿外围是典型的老城区,周围的居民都已经熄灯睡觉了,四周安安静静,就我们三人走在路上,非常静谧,这种感觉也只有在小城市才找得到。
但神奇的是,走了两百米以后,就到了商业区,路上有便利店、小吃店、杂货店等,又看起来挺热闹,杂货店里的冰柜居然卖的是“黄酒冰棍”,真是很有特色又很有趣。
在这条街尽头拐角走过去后的一条大马路,就更热闹一点,我们找到了一家四川面馆,点了碗豌杂面。
老板和老板娘是四川人,老板娘和店里吃面的一个姑娘在说话,那种语气很熟稔,一听那个人就是店里面的老主顾了,会常常来的,应该就住这附近吧。
面上来后,是满满一大碗,拌了拌再吃,感觉味道非常地道,很香、微微麻辣,作为在成都上了四年学的我,真是一下又感受到了曾经的感觉。吃饱了以后,我们又溜达回了民宿。
第二天,我们就去了鲁迅故里景区。在景区对面的黄酒店里,我专门去买了两坛二十年的绍兴黄酒。尝酒的时候,老板说店里只有五年和二十年的,我都尝了尝,二十年的花雕那个味道一入口,真是又香又醇,多尝了两小杯,感觉人都有点微醺了。
我爽快的把十斤装的20年花雕买了两坛,直接提到车的后备箱里放好,我们才向景区大门走去。
在入口处的乌篷船售票处买了一张从三味书屋到咸亨酒店的船票。然后我们就穿好救生衣,排队等自己的船,我和四岁的儿子坐在正面,老公坐在对面,船夫撑起船桨,坐在那里用脚左划一下、右划一下,我们的小船就晃悠悠地开出去了。
坐在乌篷船上,除了发现水更绿更脏了以外,但是没有难闻的臭味,小风一吹,看着岸上的景色,也是无限的惬意,感觉在这里,连时间都变慢了。
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绍兴甚至喜欢浙江的原因:乌篷船就像一个时空隧道的入口,上了船后,就好像进了另一个维度的时空,在这里,什么都是不慌不忙的、轻松自在的,什么烦恼在晃悠悠的小船上都可以忘却,只剩下两岸的风景慢慢的在眼中呈现。包括在我高中时坐着小船在西湖上夜游,也有同样的感受,这些感觉可能是令我终生难忘的,我就这样爱上了几座城,爱上了一个省。
从咸亨酒店上岸后,我们三个人慢慢地从那里开始,一直逛到鲁迅祖居、鲁迅的老师寿镜吾的故居,逛到鲁迅纪念馆,再到三味书屋和百草园。
我发现我还是很喜欢这里,喜欢的就好像是第一次来,所有的东西就像初次见面一样给我新鲜感。(不过距离上次来也有十年了)
今天,和老公又说起浙江来,我说:“等到我们退休了,就去杭州定居吧。”他欣然答应了,真好,这是我高二时初次浙江之行后就有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