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中国当代非常流行“鸡娃”,而更传统的父母则认为:我现在逼你,是为你好!小时候不努力,长大你想扫大街呀?现在你恨我,长大你就要感谢我啦!
总而言之,就是这种延续了千百年的思路:想过好日子就要优秀,优秀就必须要辛苦,孩子肯定不喜欢辛苦,不喜欢不能放任他,当父母的就得逼着孩子学,最后把孩子逼到优秀,他过上好日子,自然就会明白父母的苦心。
理论非常完美,感觉无法反驳。当孩子的时候,这一套你听着觉得恶心,当了父母之后,这一套听着居然非常舒服,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
可是,这套看似无懈可击的理论逻辑是有问题的,它有一个大前提:“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我们总默认学习这件事是很反人性的,需要动用很多毅力才可以坚持,但是为什么欧美的小孩子学东西都很开心,很少有鬼哭狼嚎不想学的?孩子小时候都贪玩,但是到了青少年时期,都会上进,自觉“爆肝”学习,坚持进行特长训练,基本不用家长老师督促。
发达国家的孩子的努力程度和穷富没关系,不论穷富,接受的都是快乐教育,只不过富人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所以孩子更有竞争力而已。
快乐教育真的存在,不要有怀疑;孩子的天性就是积极向上的,不要有怀疑;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不要有怀疑。只不过这一切美好需要很多条件:要慢,要非常慢;要有耐心,要有很多耐心;要有方法,要有很有趣的方法。
明智的老师都会避免用重复枯燥的方式教孩子,他们会选择用10种方式教孩子练习一个动作,而不是让孩子把一个动作来回练10遍。
譬如游泳的时候,老师教孩子踢腿,就让孩子仰着踢、趴着踢,老师扶着漂在水面上踢,比赛谁踢的水花大,扔球做踢腿游戏……不停变换方式,孩子就一直很感兴趣。
譬如上钢琴课,老师不会让孩子一直练习一首曲子超过一周,无论这首弹得有没有瑕疵,都开始练习下一首,让孩子一直处于“我会弹新曲子啦”的兴奋当中,不会觉得无聊。
譬如孩子学算数,光是加减法就要学两年,从来不大量刷题,而是在现实场景中讨论各种各样的应用问题,让孩子自己用加减法来解决。
这种学习方式很多人是看不起的,虽然很有趣味性,但是因为缺乏大量刻意练习,会显得浮皮潦草,基础不稳,错误一堆。那么,到底是“打好基础”最重要,还是“保持兴趣”最重要呢?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总是特别喜欢强调努力,强调刻苦,强调重复训练。当然,这很正能量,努力奋斗是很燃,但是很多人总搞错努力的主语。
注意,孩子自觉自愿地努力才算数,你当父母的单方面努力只能算“外挂”,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内心排斥,只有父母在努力,那无论坚持多久,都是在玩赖,有成绩也是假的。
外部推动的力量再强大,也只能是暂时性的,只有源于内心的力量才能让人长久地坚持做一件事并把它做好。那些持续努力并做出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因为真心喜欢做某件事。优秀的人确实需要付出辛苦,但是他们的“心”一定不能苦,用心甘情愿的付出换来成就,才能获得巨大的喜悦和自我肯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比起“逼着孩子努力”这样的做法,我还是更愿意相信兴趣和热爱带来的力量,也只有心中热爱,才能稳定、长久地付出努力。孩子真正感兴趣和发自内心想要做到什么事情,再累都不会抱怨辛苦,反而会乐在其中。
虽然起跑线上过于喧嚣,但是要记得人生的路很长很长,请依然坚信尊重与信任、快乐与兴趣对学习的力量。跑下去是要很辛苦很辛苦,所以我们才要在孩子心中留下尽量多的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