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在泽州县高都镇善获村,一枚在天然牛角上雕刻而成的古代商业印信被村民发现。这枚印信或为明清时期泽商所用之物,其上所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虽屡现错讹,但仍不失为泽州商业史上少见的实物资料。
A:牛角古印信呈梯形
6月20日下午,记者随泽州县“醉美乡村”评选专家团到该县高都镇善获村实地考察时,村委会主任程广旭拿出一枚印信让专家们鉴赏。
这枚印章印面长4.9厘米,宽3.6厘米,高4厘米。整枚印章呈梯形状,重量为87.5克。“实心牛角只有在角的最尖部位是实心,这么大的实心牛角,这得从多大一头牛上取下。”程广旭说:“这枚印章到底是否用天然牛角制作,怀疑不是普通的牛角,是否犀牛角?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仔细观察印章,印面两端各有0.6厘米印边,刻“卍”字纹样,并均匀排列三字,左刻“杨允鼎”,右为“号纯记”。印章中间印文长3.6厘米,宽3.2厘米。印面中间正文共分十列,前九列每列12个字。第十列正文9个字,下刻阴阳印章两枚,分别篆刻“允”“鼎”二字。毫无疑问,这是取自印章主人“杨允鼎”的名字。记者细数了一下,这枚长4.9厘米、宽3.6厘米、面积17.64平方厘米的印章印面上,竟然雕刻了125个繁体字。
B:上刻《百字箴言》
印章中间正文为繁体楷书,前八列至九列开头的文字为:“耕夫役役,尝无隔宿之粮;蚕妇波波,少有御寒之依。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粥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益之友;取本分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巳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联斯言,富贵功名可久。”
从印章所刻文字来看,显然录自脍炙人口的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如若对此文熟悉者只要仔细阅读,又不难发现印章上的文字与《百字箴言》相比有多处的差异:“耕夫役役”“尝无隔宿之粮”“蚕妇波波”“御寒之依”“匙粥百鞭”“取本分财”“绝无益之友”“常怀克巳之心”,分别应为“耕夫碌碌”“多无隔宿之粮”“织女波波”“御寒之衣”“匙饭百鞭”“取本分之财”“绝无义之友”“常怀克己之心”。
难道印章的主人看不出所刻文字的错误?
从印章上第九列和第十列文字或许找到了答案:“此票本店对号取发,倘有假票误收,不认。预白。”从这些文字可以推测,这是一枚古代的商用印信。其上所刻文字出现的错误,或许是商家故意而为,通过对《百字箴言》的文字改动,暗设玄机,以此作为辨别票据真假之暗记。
C:古宅院楼上“踢”出段历史
说起发现这枚印信的发现经过,颇具戏剧性。
地处泽州县东部的善获村,是一个古村落。一条用青石板铺就的商业古栈道从善获村贯通而过。村中不仅有明清时期的土地庙、关帝庙、观音堂,而且还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八卦院等古宅院林立商道两旁,古韵犹存,大都保存完好。从古院挺拔的高墙、粗壮的房梁、花样繁多的门窗及雕饰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中,都可呈现出当年古村的辉煌。
2016年7月,善获村开始收集本村散落村民手中的文物。在村里西仓谷洞程要林家八卦院子楼上,当时有人用脚踢到了一块“黑疙瘩”。当时大家都没在意,程广旭将“黑疙瘩”拿起,用手擦去其上浮灰,在一个平面上发现上边刻有文字。
仔细端详印章,刻制字体很小,每个字比高粱米稍小,比小米粒大点,细腻精美,内容丰富,图案古朴大气。字体非常工整,显示古人雕刻小字功底的力道。
虽然印信上文字出现多出的文字错误,却仍不失为直观反映古泽洲商业史的珍贵的实物史料。
程广旭说,善获村的先人多从事粮油、布匹生意。当时运货物的骆驼就由西街排到东街,非常壮观。村中有名的商铺堂号就有几十个之多。“从这枚古商业印信来推测,印章的主人生意规模较大。”
由于历史文化悠久,在善获村发现文物屡见不鲜。2015年,一件清咸丰年间的布织品结义帖在该村发现。这件长38厘米,宽26厘米的结义帖,其上所书毛笔小楷字十分工整,字迹清晰可辨。
结义帖子民国期间较为常见,一般写在纸上,写在布织品上的清代结义帖在晋城还较为少见,堪称珍品。
善获村发现的结义帖上,结拜兄弟共有五人,按年龄大小从右向左排列,有籍贯、方位、年龄、生辰。五人中有一个是潞安府潞城县靳庄村人,其余四人为古泽州府凤台县人,分别为善获村、东山底村、高都镇和磨山底村人。
兄弟五人结拜日为清咸丰辛酉年(1861年)四月十五黄道吉日,距今已有156年。虽说帖子背后的故事无从考证,但从商业印信、结拜帖子等文物可以看出,善获村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