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级终于结束,人群中终于找见了宝贝,宝贝见到我满脸笑容说感觉良好,相信宝贝也一定会通过。
昨天在日记中提到了小偷小摸的行为,今天上网查了一下,感觉家长的教育方式很重要。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很好,父母会满足孩子的绝大部分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欲望心里会因为父母的宠爱而变得膨胀。如果孩子的某种欲望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就会出现小偷小摸的行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孩子小时候的这种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很有可能发展成偷窃行为,那么父母应该怎样纠正孩子的这种行为呢?
1.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
孩子存在小偷小摸的行为,是因为孩子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无法辨别自己行为的对与错,因此父母要想纠正孩子这种行为必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2.帮助孩子建立物权观念
许多孩子缺乏对物品所有权的认识,孩子对物品所有权没有正确的理解,也就不能分清别人和自己的物品有什么区别,从而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小偷小摸,要让孩子搞清楚物品所有权,不是光靠讲道理就能让孩子明白的,还要从实际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教育。
3.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
有的父母不给孩子零花钱或是给孩子的零花钱较少,孩子看见别的小朋友能够灵活地支配手里的零花钱,就会产生羡慕之情,打起“小偷小摸”的主意来。
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孩子会感到温暖。父母给孩子零花钱的数目要和其他的孩子差不多,让孩子心里感到平衡,孩子手里有了零花钱就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远离这种坏念头。
4.增强孩子抵制诱惑的能力
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制力差,抵制诱惑能力也较低,看到别人有好东西时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占有欲就会出现小偷小摸的行为。父母要教育孩子拴住欲望的缰绳,做有自控能力的孩子,要帮助孩子树立不是自己的东西,即使再好也不能拿的思想。
5.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后被说成小偷,就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还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所以父母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也不要在外人面前提起孩子的过失行为,要尽力保护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