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之前小学老师说过一句话:未来的大学生比*还多。
我当时听完是懵的,因为我上小学的那会,大学生是包分配的,毕业就有“铁饭碗”。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变成大学生的时候,我回头一看,中国上下遍地都是大学生。
现在的本科学历已经不被视为学历,985、211高校毕业生都不一定有工作,如此人才济济的时代,中国真的不缺人才了吗?
答案是:缺,特别缺!现状是大学生找不到好工作,企业找不到优秀毕业生。
虽然自从扩招后上大学的人变多了,但自然质量也就没那么高了。
听我们的老师说他们那时候读书能考上大学的概率是5%,现在读书考个大学比考个高中还简单。
而且中考只有一次,高考一次不行还可以来年再战!
你可能会说,谁说大学生质量不高了?那是你没去好学校,再说了,现在的学生可比那时候5%的大学生知识渊博多了。
嗯,确实是这样,但时代不同了。有5%的青年能上大学时,我们的祖国缺的是建设性人才,会计、工程师等都吃香的很。
而在95%的青年都在上大学的现在,我们的国家一天一个样,5G的号角已经吹响,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等高精尖科技产业却人才稀缺。
“大众创业”的势头也越来越清晰,知识付费产业发展的亦是如火如荼,而我们的大学生每天还在过着“只要胆子大,一周七天假”的生活。
那我们应该怎样改变现状呢?
01 抓紧时间,你变能抓住人生
大学生活与中学最大的区别就是课余时间变多了,没有了老师的督促,没有家长的叮嘱,考试也是“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制,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多数人颓废的大学生活。
但四年的大学生活,如果一直这样悠哉下去,大三秋招、大四春招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学霸会说:“唉,能把我给愁死,腾讯给了我offer,华为给了我绿卡,我该去哪一家?”
而学渣会说:“唉,能把我给愁死,面试个公司前台,人家都说我精神气质不够佳。”
……同样的四年,同样的学校,却造就了不同的人。
因此,能够把握好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的人才更有可能在未来脱颖而出,那些所谓的“大神”只是将我们开黑、睡觉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
而我们却在最美好的年华中的黄金时间过上了老年人生活,最终的结局可能真的便是回家接着吃饭睡觉打豆豆……
那我们上大学干啥呢?
02 学好基础课,保过选修课
上了大学,课程量相较中学来说轻松很多,但实用性很强。通识类学科看似与自己专业不沾边,但却很锻炼我们的思维逻辑。
只有构建起完整的思维逻辑体系,学习专业课才能游刃有余。
至于选修课,是为我们的综合实力做准备,因为你不知道未来在工作中会需要你什么技能,甚至你都不能确保你可以拥有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那么,这些相关类课程就是为你的综合能力做储备,尽力地去掌握它们,因为你走过的每一步都会算数!
至于专业课,那就更是得精益求精的学习,但大学老师的讲课方式可谓“蜻蜓点水”,一节课的时间可能就会讲课本20页左右的内容。
这就需要我们在课下自学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未来将用这两年(大一一般为通识课、大四一般没有专业课)所学的专业知识安身立命,怎能不奋力追求,让自己脱胎换骨?
03 不放过任何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
进入大学,无论学习生活都需要依靠自己的积极性,再没有班主任、父母每天的絮叨。
所有的事情的主人都变成了自己,因此纵使你是千里马,也不会有“三顾茅庐”的伯乐。但学习锻炼的机会特别多,只要你想,各个方面的机会一抓一大把。
演讲、体育、写作、编程等等机会几乎会每日交响在你的耳畔,唯一的前提条件是你积极地报名参加。
如果该项目正好擅长,那么你便会锋芒毕露,哪怕不擅长,那也会是一次潜力的挖掘,兴趣的培养,稳赚不赔。
自信勇敢的去做,纵使困难重重,那也是因为你是生活的主角。
04 谈一次校园恋爱
在一些传统的父母眼中,我们谈恋爱好比夏娃偷吃禁果。但谈过恋爱的人相较没谈恋爱的人在生活中会更有责任感、懂得照顾别人。
这个阶段的我们褪去了中学的青涩,没有世人的世故,感情纯粹而美好。
中学生谈的恋爱叫青春,而大学生谈的恋爱叫相知。
勇敢的去尝试一次大学校园的恋爱,不论结果,我相信你会收获属于这一阶段独特的美好。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祝君好运!
不论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与否,尽管尝试着去做,如果现阶段的你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就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读书也好,生活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