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这应该是我很早之前就知道的一本书,但从来都没看过。前两天看到一个陌生的朋友发了一段文字说“重读了一遍《月亮与六便士》,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怪异的错位,一个来自小镇的男孩,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当成粪土,就像本来没有自由的奴隶看不起自由。”
看了这段文字瞬间加深了我对这本书的好奇程度,所以专门在某个没课的下午去总校区的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我们校区那小到不能再小的图书是没有这本书的。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前几节内容时,觉得索然无味,怎么在讲绘画、艺术、画家之类的东西,而我对这些东西所知甚少,根本提不起兴趣。
但好在看过了几本外国名著后发现了一个规律,这些国外作品在开头部分通常会介绍一些当时的时代背景或者主要的人物背景,但由于我们缺少对这些历史背景的了解,以及我们自身就对外国人名不感冒,所以容易对书中的人物关系产生混乱,以致在最开始读的时候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这就要我们耐着性子坚持读一会儿了,读到后面再回过头来看前几节内容你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看这本书时,我完全是这种感觉。但是越往后读越觉得自己深陷于这本书中的情节,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并对查尔斯·史崔兰一系列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却又对他对待一切人和事的冷漠态度所折服。
查尔斯·史崔兰,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有着稳定的工作,幸福美满的家庭,已经站在成功人士门槛边上的他,却在某个下午,给妻子留下一封不到十句话的信,就此离开了陪伴他17年的妻子和儿女,开始了他人生中的另一种生活。
如果一个人追寻自我人生价值的代价是放弃一切,抛弃一切,甚至是甩掉自己多余的情感,以致自己可以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不会因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其他人的痛苦而内疚、自责,在我看来,这一代价是沉重的。
至少对现在的自己来讲,我是无法做出这种取舍的,说不定,我还会毫不犹豫的剔除自己想要追寻自我的这一想法,因为现在的我不可能也不能抛弃所有,至少养育自己二十年的父母不该承受这种结果。
但对一个四十多岁的人来说,又是另外一番景况了。
所以,查尔斯·史崔兰这样做了,毫无征兆地抛弃了他的事业,抛弃了他的妻子、儿女。
毛姆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将查尔斯·史崔兰刻画成一个在个人职责与个人理想之间苦苦挣扎,最终挣脱了生活的束缚而找到自我的伟大的角色。他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静静地叙述了一个不太完整的却又令人不断愤慨、感动、遗憾且有些失望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查尔斯是主角,他生性冷漠,沉默寡言、对周围人也很不友好,甚至对那些对他表示友好的人更为刻薄,但他身上却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你不得不想去接近他,探索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也没有用太多的笔墨去歌颂查尔斯,或歌颂像查尔斯一样为了心中某个更有意义的生活而放弃现有的生活且从未后悔的人。
毛姆只是平淡地说“做出这种选择,需要一种性格,从未感到后悔,需要更多的性格”。就像书中作者所赋予两个人的对话一样“听着,如果每个人像你这样,这个世界就无法向前发展了”,“你这话说得可真他妈的蠢。大伙没有必要像我这样的。大多数人是很满意做普通事的。”
“大多数人是很满意做普通事的”,是的,现实就是如此。
大多数人过着平凡又简单的生活,普通却也幸福,而查尔斯,这位死后才名声大噪的伟大的艺术家后半生过的可以说相当凄苦,但他的精神世界同样深感自由与充实。所以到底是哪种人的生活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这是无法比较的,在我看来,我们应该用同等的眼光看看待这些人,他们谁也不比谁伟大。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发现自己的境地可以得到改变,自己的生活可以由自己掌控,但这一过程是痛苦的,我们需要足够坚韧才能挺到最后,所以在最开始意识到这一切的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去选择做出努力、做出改变。
但那些并没有发觉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生活的人,他们就像井底之蛙(这里并没有贬义的意思)一样,守着自己的一方蓝天,自始至终的的悠闲、快乐,认真的享受这种平淡又安稳的幸福又有何不可。
生活赋予了你什么样的性格,你就应该去善待它,而不是强迫自己去适应生活。在这里,我只想说,如果你是前者,意识到了自己通过某些改变可以拥有不同的生活,那就千万不要因为怕承受某些未知的苦痛而选择退缩。你要知道,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已经是上帝对你的厚爱了,又怎忍心轻易丢掉它。
虽然我在前文说如果追寻自我价值的代价是放弃一切,抛弃一切,还可能给亲人带去无尽的痛苦,那我可能会毫不犹豫地从自己的生活中剔除这一想法。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事实并非这样,我们也无需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所以如有可能,我还是选择做一个“有性格的人”。
“上帝的磨坊磨得很慢,却磨得很细”。
我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