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这个昵称因为最近心脏确实有些不舒服,有时跳的快,有时痛,原因未知。这让我想起王超: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公务员,因为加班心脏痛天天吃药的狗东西。
前段时间,由于自制力差、安逸放纵, 导致睡眠问题,慢慢对ASMR产生依赖,而后重度依赖,无法单独入睡。用了一阵斗鱼,因为耗电啊,手机发热啊,只听声音不看屏幕(那时候应该还没音频模式)等原因,去网易云音乐搜了一下德叔,还真有人在传一系列外国大佬做的音频,虽然更新很慢。
说实话我觉得ASMR这事,和厨子、裁缝是一类的:真的做得好,还得是男人,而且还得是国外的有资历的男人。不是对国人不自信,毕竟人家起步早,迎头赶上也需要时间嘛。
但是,同样的音频听多了,助眠效果会下降很多,要不说有他娘的喜新厌旧、七年之痒这种词,耳朵都受不了,何况是人了。这或许是一种生物特性,无论如何,和人或事物相处中维稳保鲜,始终是门学问。
所以网易云搜索时的关键词从德叔替换成了ASMR,按照播放量啊、收藏量就找到了下面这个电台
说实话听的不算多,因为主播声音有点太甜了。我一度以为这是类似洛天依的人工合成声音,进而觉得这个“馨儿”是个由某人打造的产品,导致后来第一次去看她直播我还要非常不确定的问一句:你是机器人吗?当然不是,这是他娘的真人,真人的声音也可以这么甜,也可以有态度(笑)。
慢慢确定了这确实是一个活人之后,开始看她直播。因为直播做的基本是传统的ASMR,不卖肉不卖骚,长得确实好看(划重点)。相对于剧情和剧场版的,个人更倾向于传统的项目。说到馨儿网易云里的剧场版,我最喜欢的妲己那一期也是因为音效方面更像传统的吧,肯定有很多人喜欢剧场版的,但老子就是个传统的人。
有次直播中,她突然问到,自己是不是应该离开上海,回老家去过一种更安逸的生活。这个问题让我嗅到了一丝精神上的波动,这也是第一次有点动摇我对她傻白甜的印象。而真正击碎“傻白甜”这个印象,让我在随波逐流的生活中稍微停顿脚步,重新思考自己,重新开始写一些东西来记录精神生活的,是她在她的公众号通馨粉发表的文章。
相比“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我认为文章是感受一个心灵的最佳途径。在qq空间作为主流社交平台的年代,我浏览空间的习惯是先点开日志列表,看看人们自己写的东西。我觉得,一个人走过的路,看过的书,经历的故事,拥有的性格,都会反应在字里行间,每个标点。尤其对于内向的人,写作是向这个世界表露心声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也是由于在直播间里对馨儿傻白甜的印象太过坚固,在看到她深刻心灵时的反差才更令我震撼。那天深夜我特别激动的走到楼下,抽烟,带耳机听着这个含糖量巨高的声音,回忆起很多曾经亲密的、远去的、忽视的或仍旧在意的人和事,好像被人从生活这条奔腾又浑浊的河里一把捞了出来,拍着我的脸指着说,嘿,随波逐流太久了朋友,你看,这是你的生活。她用自己的经历,故事,声音,态度,让我在马不停蹄的生活中有了片刻喘息。
在通馨粉的文章里,记录着她的开心、落寞和孤独,她的泪水、努力和痛苦,她的坚持、成长和态度。对于同一件事物,我们也许有着不同的感受与认知,但是对于态度和梦想,无论它们多么渺小,距离实现有多远的路程,既然遇到,就应该去支持,哪怕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
相信有很多和我一样但是不善表达的人,在尊重着你的态度,你的孤独,也尊重着你的美丽和可爱。这里有一首打油诗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
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世人千万种,浮云莫去求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祝你平安喜乐,万事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