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号熊猫直播正式关停服务器。那个曾经风光一时、每天几百万日活的“熊猫”,怎么就挂了呢?归根到底还是:企业利润的流失。几乎每年都有企业,因为利润流失的问题,“猝死”在征途上。
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利润流失的原因和过程也都是不同的。企业经营者要想控制利润的流失,必须认真分析企业不同阶段利润流失的原因,从而找到控制利润流失和提升效益的方法。
企业利润流失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业期
创业期一般是3~5年,这一阶段企业应控制好两个主要的问题:主营业务是否成熟?客户群体是否稳定?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兴起,瓜分了大量用户,客户群体的流失对熊猫TV来说是致命打击。熊猫TV失去稳定的客户群体,是难以继续发展下去的。
第二个阶段:高速成长期
高速发展的成长期一般是5年左右。在这个阶段,企业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业务的高速增长和资金调配能力的良好管控。如果企业没有掌控好这一点,利润就会大量流失,白白丧失做强做大的机会。
第三个阶段:转型期
在转型期,企业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这个阶段企业的特征是成长开始减慢,利润容易流失。企业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开拓新的利润源和市场来源,遵循企业发展的规律,与时俱进,适时而变。
大部分企业之所以难以逾越转型期这道坎,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进入了以下三个误区:
(1)不能克服创业期和成长期的惯性。
企业仍使用创业阶段的方法管理企业,其典型的特征是盲目追求增长。这类企业没有考虑如何构建核心竞争优势,保证企业良好的效益来源,而是盲目多元化。
(2)一味追求规模。
规模的增大往往容易变成企业的负担甚至负累,赚取的利润就会被自身的规模清零。
(3)盲目追求营业额。
营业额的大小取决于销量的多少,而许多管理者错误的认为,销量的上升,必然带动利润的上升。因此,许多企业将销量的多少定为业绩的大小,使得销售人员为追求业绩而盲目接受订单。
在微利时代,企业经营者只有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控制好利润的流失,提升企业效益,才能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