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产品思维课第一课是从情绪开始,讲“同理心”。
我们作为一个产品人,为什么要对情绪这么重视?因为用户是无法像专业的产品经理那样,分层次说出他的体验的,他能展现的就是用户情绪。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学会读懂用户情绪。
怎么分析用户情绪?
我们从所有生物都一致的底层情绪—— “生物性情绪”开始说。他们分别是:愉悦、不爽、愤怒、恐惧。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不爽。人类用了一堆词来形容不爽的感觉。比如:生气、烦躁、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等等。但是本质上,这些不爽的感觉,都是某个点没有被满足。做产品,是通过产品建立与人的关系,通过产品来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
满足是度量产品、人与人关系的刻度
度量一个产品到位不到位:当你做一个产品,或者用一个产品,自己有没有被满足的感觉?你基本可以凭此判断,这是个非常好的产品,还是一个勉强的产品。
度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对方是不是懂得你的满足与不爽,你是不是懂得对方的满足与不爽。如果彼此都不懂,又无法给予对方的满足和不爽,其实,这就是一段勉强的关系。
你还可以用这三个词“满足”“愉悦”“不爽”来深入探索你自己,认识你自己。
你就想想为什么每个人不一样?
为什么让你照着PPT练习3次,你就会痛苦。而乔布斯为了苹果大会对着PPT练习100次,依然乐此不疲。
为什么你打扫卫生很痛苦,而有人视打扫房间不厌其烦,一天扫三次?
为什么同一个点上,有人痛苦,有人愉悦?
所以,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你可以不厌其烦地一直做下去?
这就是上帝给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的密码,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我们一般认为的天分是显性天分,比如长得漂亮、身体协调、唱歌好听、智商高。其实还有一种天分,是隐性天分,他不会两三岁展现出来,让别人看得到。你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时间久了,其实你就会与众不同。
【思】如何用“满足”来度量我们的设计行业:设计是一个个性化的产品服务,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户,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消费需要,我们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经常会觉得客户不专业不懂,没有欣赏水平,俗气,甚至觉得他是暴发户心态,实际上是我们没有理解到客户的需要,没有能力让他得到满足。也许是方案不能满足,也许是服务不能满足,也许是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
如何用满足来觉察我自己,也许是从小受到父母做小生意的影响、因为经常要去帮忙,总是觉得很有趣。后来自己不断尝试做生意,做电脑销售、搞电脑培训、选择做室内装修这一行也是想着有机会自己做,到现在合伙开装修公司也有近十年了,一直没有赚到什么钱,虽然时常也怀疑自己是不是这块料,是不是当老板的虚荣心在做怪,但总是很想去想办法做好,这也许就是我的天分吧。
[行] 不同客户的需求是不同的,但任何一个产品是不可能满足所有层次的客户的,这就需要定位,我们做纯设计、走个性的定制路线,就需要砍掉我们一部低端的客户、去琢磨这样的客户群体是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和习惯?
目前我能想到的就是,一、设计确实方案要好,能get到客户的本质需求;二、服务要周到,方案进展及时告知客户,后期跟进及时;三、如何让客户觉得找我们做设计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