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常常会与人聊天,或者讨论一个话题,甚至是争论某个观点。
以上这种能引起对话、讨论的问题,或者争议,被称为论题。
如果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则需要一个论证的过程,也可以称之为推理。
举个书中的例子,
假设有一个人说:中国不久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霸主。
这句话会引起很多人的疑问“您何出此言?”
如果他回答说,反正我就这样想的。那么上面那句话是没有说服力的。
可是如果它列出两国预计的军事支出和教育支出等证据,这句话的说服力就大了许多。
因此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是由结论和理由共同组成的,可以是一条理由 +一个结论,也可以是多条理由+一个结论。
一、如何定位论题、结论和理由
那么如何在一篇文章里或者演讲里快速找到论题、结论和理由呢?对这本书中所列举的方法进行整理,如下所示。
1 论题
文章开头直接找:很多作者会在开头的部分直截了当的提出自己将要讨论的问题,这是最常见的方法。
根据内容及背景推断:往往有些时候你无法直接找出问题,这种时候分析文章所讲的内容,或者搜索作者的个人背景、立场观点,会有助于把握他想说明的问题。
直接找准结论:当论题明确时,结论总是与之对应的,因此可以根据结论确定作者所讨论的问题。
2 结论
结论是作者或者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也是 你需要评判的重点。
可以通过以下线索来寻找,
论题是什么:上文已经说了,结论总是与论题是相对应的,论题有助于结论的寻找。
指示词:比如“因此”,“表明”,“由此可知”等等。
文章开头与结尾:大多数文章的结尾会有整篇文章的总结,也就是结论。
排除推理的内容:类似于例句、数据、定义等内容,不属于结论部分,排除之后有利于结论的定位。
“所以呢”:如果文章或者讲演内容过于含蓄,那我们可能就要根据已提供的信息,问一问“所以呢”,以进行推断总结。
3 理由
理由是做出结论的支撑和根据,即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个结论。
提示词:可以通过关注提示词来定位理由,比如“由于”,“鉴于”,“证据显示”等等。
常见证据材料:理由都是提供证据的一些陈述,比如事实,研究报告,生活事例,统计数据,专家意见等等。
通过以上方法,有助于让我们在一篇文章里快速了解作者想要聊的话题,他最终所得出的结论,以及他论证这个结论所列举出来的理由,使得我们对文章能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而这正是我们之后用批判性思维对此进行评判的基础。
二、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我有一肚子话想要说,我明明自己很清楚,但怎么就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表达给别人呢?
针对这个问题,本书的作者很贴心的在章节的末尾提供了写作的建议。
1 将论题尽量缩小
写作前用一点时间确定一下自己的论题。如果在一篇几千字的文章里,想要写好几个话题,比如“改变气候的原因”,“人们为什么关注气候变化”,“如何正确对待气候变化”等等,难免会遇到多而不精,贪多嚼不烂的问题,也显得的重点不是那么的突出。
所以将论题尽量缩小,理清楚思路,会显得条理清晰, 重点明确。
2 结论和理由一目了然
写作或演说的目的本就是为了传达某种结论,老老实实的把结论说出来,不仅可以节省读者或者听众的精力,还能使文章的逻辑性提高很多。
3 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成型或者修改
薄弱的理由 必然导致薄弱的推论。
在做出结论前应尽量多的探究可能存在的种种理由,并掂量它们的份量,充分思考过各种理由及其内涵,才能逐步做出最稳妥和扎实的结论。
4 提示词和内容梗概
在特定的句子里尽量的应用提示词来帮助读者去理解你的观点,常见的提示词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了。
在开篇提供一个内容梗概,简单的介绍下本文的思路,使读者从开篇就有一个叫清晰的逻辑。
以上是《学会提问》中第二章和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指导我们如何去把握别人表达的内容,并且明白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