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在今天晚上见到伊昊前,对他并不了解。
前两日,学院发来群通知,说今晚有一场诗歌分享会讲座,让我们准时参加并各自想好一个问题准备提问。我当时心里想的不过又是那些枯燥无聊的学术讲座,实在提不起多大兴趣。群里分享的伊昊诗歌文件,打开稍微浏览了一番,看到他有好几首是在景德镇创作的,作为一个景德镇的仔,不由得还是提起了点兴致。
今天提前到场,看见演播厅的布置,两张长沙发,一个茶几,两瓶矿泉水,黑色的幕布上写着“伊昊诗歌分享会”,像极了春晚小品“小崔说事”哈哈哈。他来了,伊昊来了,带着他的妻子和五个多月的女儿,全场女生“哇”的喊出来,可能,是因为他外溢出来的魅力吧——长发,辫子编着,全束起来;棕色的脸上,挂着的是一个很自然、又带有第一次和朋友们见面的欣喜的笑容,一排牙齿被肤色衬地透白;一袭长衣,工装裤,一双靴子。他似乎对我们的热情稍有惊讶,可能也觉得不好意思,双手合十捂住笑容。他真的太帅了,我第一次感受到长发男人的魅力。可能是因为我爷爷之前留过长发,但不勤于梳理,从小便对长发男人有点排斥。但今天,若不是亲眼见到他,我应该很难欣赏这种帅气了吧。
他坐下来,盘腿而坐,用他的长衣盖住腿,腰脊挺直。老师作为主持人,作了一个稍微简短的开场白,便请伊昊自我介绍。可谁曾想,他并没有过多的自我介绍,没有介绍自己的生平经历(后来这些都在分享中提及),便说可以开始和同学们的分享会了。这实在是引起了我很多的好奇心,我高高地举手,想问他脑海里最初的想法、不加一点装饰。
我接过话筒,左手拿着记录本,右手稍微颤抖地持着话筒,我想问他问题,后来又想起应该先打个招呼,我说:“伊昊”。他说:“你好”。“我看了你的部分创作,发现你的写诗地点并不很固定,有在云南大理,有在江西景德镇、婺源,你在不同的地方写诗,有没有受特定的环境影响呢?你的心境有没有什么不同呢?”景德镇是中国瓷都,瓷的文化源远流长,每年都会有许多青年作家、画家慕名而来。我以为他会牵扯到各个不同地方的景色、文化特点,可他却是这样回答的:“我的写诗一直在路上,我的心境会随着路上景色的变化,我看见不同的景色就会写出描绘不同景色的诗。比如说,我看到路上有一片叶子,我会去写这片叶子,我在田地上看见一个老婆婆插秧,我会去写田地的农忙。”我又问:“你写出来的诗自己都很取悦吗,就是每首自己都很满意的那种,我们现在开始学写诗,写出来的东西初看都不尽如意。”他说:“绝无可能我的每首作品我都非常满意,这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初学者,一年写不好,可以写两年,写十年,写二十年,笔耕不辍,相信总有一天能写好。”我们对他的回答鼓掌,我接着问最后一个问题;“我看了你写的诗,几乎是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写什么,请问你写诗有没有格律或者韵律上的要求呢?”他笑了,他说:“我其实不懂那些诗的格律韵脚,我写的诗是自由的,我想表达什么就写出来。”我最后对他说:“你的分享会我听得很享受,很轻松的一个分享模式,和那些传统的讲座完全不同。谢谢你!”他说:“因为我本来就不是一个传统的人!”
他在和大家交流的时候,有时候他说完,自己情不自禁地哈哈哈笑出来,真的就是“哈哈哈”的笑声,话筒还没有全部放下,整个演播厅回荡他的笑声,大家也跟着爽朗地哈哈哈,这大概就是简单的快乐感染力吧。
他的妻子抱着他们五个多月的女儿坐在第一排,听老师介绍说,他们的爱情,自从见面的那一刻起,就没有一天分开过。下面20岁来岁的我们,又是一阵“哇~”的羡慕,他女儿“嗷嗷嗷”的叫声几次大过空气中弥漫的话筒声间隙,提问的同学停顿下来,伊昊只是望着那学生,说:“无妨,请继续吧。”待这个女娃娃十几岁年后长大,得知自己从襁褓中便跟随妈妈一起听爸爸的诗歌分享会,不论走到哪里,她该会有多么欣喜,或许也会荣幸自己是这段美好爱情的见证者吧。
伊昊是个游吟诗人,他从云南大理游历过来。一个男生问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没有牛奶和面包,诗人就会饿死在去远方的路上。”这个男生其实问了很多同学的心声,伊昊似乎早有准备,很淡然地说道:“这样说的人肯定就认为这种游历是一种困难,保持生活的状态——勤劳,就算在垃圾桶里拾得食物,也不至于饿死。我或许不能够住上很豪华的市中心房子,我向往自由,我会去爱每一个我住过的地方。”他说孤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把孤独表现出来,就是一种财富。
他向提问的同学解释他说过的话,“我一无所有,但也应有尽有。”他把喝得还剩一点的矿泉水举起来,问我们还剩多少。他说,我快喝完了,这个瓶子里没有水了,但是我可以用空瓶子去装酒、可乐、橙汁......他说完,喝完了最后一口水,我注意到他把空瓶子倒立,瓶子乖乖地倒立在他身边,他大概,也想让他的瓶子静坐吧!
他说要提高自我认可度,不被他人的评论左右;他说迷路的时候只要再迷一会,能得出新的东西;他说温水让人变得麻木,冰水能激发人的潜能,是在逆境的重要;他解释放下和放弃的不同,放下是放下对结果的执着,要对过程负责;他告诉我们早起,安排自己独处的时间,认真吃饭,热爱生活,善于思考,不要胡思乱想,注意观察生活,多阅读,要保持方向......
“诗人住在房子里面,写诗的人住在房子外面。”他说自己不是诗人,而是一个不断在写诗的人,他认为“诗人”这个词是被定义的,他是向往自由的,他不要被定义。他说,距离是设定的,我和你们大家没有什么不同,我很欢迎有同学能够坐到我旁边来;他说不要只知道其一,很多人光鲜亮丽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辛苦和代价,他说......他说了很多,这些都是交流的时候自然流露出来的。
有同学问他的笔名“昊”字的寓意,“是没有云的天空”,没有云的遮蔽,我想这也是他自由性格的写照。分享会结束之际,他分享了一首他写的诗《我》,可惜我现在在百度上没搜到。
散了之后,有同学找他合照,我走向他,小声地问他,能不能将他的诗集赠一本与我,他看向院长,说带来的几本诗集被院长收了,让我去找院长要,院长说这作为谷雨诗会的奖品,让我努力得奖,我有点失望。伊昊,让我扫码加他微信,说之后我如果没得到奖,他寄一本给我。
当时我问完那三个问题坐下后,旁边的同学说我好棒,一点都不紧张,其实我哪里不紧张!我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好”,可能太紧张,被听成是“伊昊”,很不好意思的低头笑了,伊昊说:“没关系,就叫我伊昊,我们是朋友。”后来我说:“伊昊,你好。”
最后,我因为太过于欣喜,忘记了和他握手,忘记了与他合照留念。出了演播厅的门,晴朗的风,明亮的月亮,我想,没有实物的纪念算是最好的留念吧!
记录这一次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