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釆访提纲,两人一致同意这么私密又沉重的话题不适合在静谧的咖啡馆里进行,否则很容易变成一场被竖耳倾听的广播。
一致同意去餐厅边吃边聊。
川湘菜口味太重,烧烤店烟火味重,东北菜馆的噪音跟施工现场没什么两样,西北菜好像太油腻,最终选择了粤菜馆。为了避开晚高峰的热闹,特意5点到。因为人太少,菜刚点好就上齐了。
好,第一个问题:“你如何评价你自己?不带入情绪和批判地尽量客观的评价你自己?”——有点儿沉重,感觉会影响消化。继续往下看:成长过程、对成功的定义、人生的重新选择。。。都让人难以下咽!
再一致决定吃完再说,我一边吃一边想着昨晚耳尔问的问题:“所以,你是打算釆访谁呢?”采访有阴阳,原来问题也有阴阳:“这样的釆访进行得下去吗?谁有兴趣看?你俩的乐趣又能在哪里?”可惜我当时经验浅,现在我知道了。
列提纲、编剧本很有意思,可是我们连摆出一个“访问者与被访者“的姿势都不会,一切还没来得及开始就戛然而止,白白牺牲了一条鱼、一斤花甲和酸菜炒节瓜。
30分钟内吃完饭的两个人决定再挣扎一下,6点钟汇入下班的车河,准备斋聊。把9个问题从头到尾又筛了一遍,觉得第二个问题还算简单:“如果让你选择一个同年龄段的成功人士,你会对标谁?你认可的、赞赏他/她的原因是什么?”。“韩寒。”“为什么?你知道他前年导的那部直男癌电影吗?你知道他一妻一女朋友的感情现状吗?!!”“。。。。!”冷静、冷静,耳尔好像说了倾听、引导、重复、打断和沉默。我一直在打断,其它的不太擅长,除了沉默。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我们塞在国际大都市的车流里,慢慢挪,两人默契地保持了沉默,并神奇地一起忘记了今晚聚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