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中午在办公室跟同事们正说着话,突然就发生了地震。约莫五分钟后,大地似乎平静了下来。
这时我妈的电话打了进来,问我有没有事?我赶紧说没事没事,好着呢。肯定是我爸正在看新闻,要不然又不会上网的老两口怎么能在几分钟就知道我这里地震了?老妈顺便就问过年回不回家?还说月底就准备做香肠腊肉了。问我香肠要不要也做点广式的?
还没挂电话口腔便开始分泌唾液啦。想念家里的饭菜了!
我爸退休后厨房便成了他的,我妈一向厨艺欠佳。我有时也奇怪,老爸工作的这几十年就没怎么进过厨房,竟然做饭这么好?而我妈的厨艺在我爸退休之后好像突然就退化到几乎完全不会了,她老人家连电饭锅里焖米饭,水和大米的比例都不知道。我有一次跟我妈开玩笑说,不知道我们小时候是吃什么长大的。老妈笑骂道:那也没把你们饿死啊。
回想起来,我妈虽说厨艺平平,但我还是很想念我妈炒的回锅肉。或许是小时候太穷,没有机会吃到更好的,所以才觉得好吃?这话可千万不敢跟我妈说,会挨骂,哈哈哈。
退休之后老爸热衷做饭,我有时候想,或许一方面是不用上班了,爸爸可能不习惯太轻闲;另一方面怕是因为我妈做的饭菜实在不敢恭维,才使得老爸不愿让我妈进厨房。不过讲真,我爸做菜真的有一手,到外面餐馆吃饭,吃到好吃的菜我爸总能在家里复制出来。所以想吃什么只要跟爸妈说,我们总能如愿。
有天嫂子随口说很久没吃肥肠了。第二天早上我妈就从菜场提回两节新鲜的肥肠,老爸非常利索将肥肠收拾干净,嫂子中午下班回来的时候,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火爆肥肠刚好出锅。
越长大,越多的机会吃到更多的美食,可是心里为什么还是觉得爸妈亲手做的家常菜最美味、最令人想念呢?实际上我们明明知道跟饭店里的专业大厨比起来,爸妈用的是最简单的原材料、调料、各种食材与配料的比例全凭感觉、也不讲究刀功、火候或许也不像饭店里的那样严格掌控,成菜色泽也没有大厨们做出来的诱人,也不讲究装盘技艺……但那种味道依然留存在我们心底里,离家越远,思之愈切。
看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小容一个人在电台直播间对听众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坐在这里,因为心里有爱,节目才会有爱,当我们自己感到孤独的时候,我们无法温暖别人。
就在听到"因为心里有爱,节目才会有爱"的时候突然就感动了。许多事情都如此啊,爸妈做的饭菜也是如此啊!因为心里有爱,做饭的时候那爱,会渗入米饭里、菜肴里,即使调料不全、火候不够,在我们嘴里和心上这些菜依然是人间美味。
也因此,读到麻教授在《论吃货的道德修养:人人都是厨师》中那篇《如何做面包》的时候,作者说,做面包的准备工作有三项:心理、设备、原料。他写道:首先是心理上的准备。耐心是面包制作的哲学与灵魂,制作面包的过程是一段唤醒谷物沉睡味道的旅程,相比起蛋糕制作,会多花费两到三倍的时间,请不要心急,因为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而现在,对一这段文字我却有更深的理解:不止烹饪,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如果心里有某种情绪,这种情绪都会影响到所做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有着情绪的印记的。关于这点我自己有过体验。
我喜欢手工,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做布艺泰迪熊。有一天因为心情特别不好,一边在缝制小熊的时候一边流泪。可是没想到后来在手工市集上,一个朋友指着那只小熊跟我说:“为什么我觉得这只泰迪眼泪汪汪的啊?”我一下子被惊到了,仔细看我的小熊,果不其然,真的就是一只忧伤的小熊啊!所以我深信如果你在做事的时候是愉悦的,那事情会变得很好,如果做事的时候心情有点糟,那么事情可能也会变糟。
因此烹制一切美味,首先都应该是一个心理上的准备,这个是当之无愧的放在第一的。这个时候再来解答为什么爸妈做的饭菜会特别好吃就很容易了,那是因为爱啊!父母们都是带着满满的爱为我们烹制食物啊!我们都是吃着有爱的饭菜长大,因为有爱,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会被那一口简单的饭菜所牵绊,想念爸妈做的饭菜的味道,便是想念家,想念那份爱!
再及餐馆酒店的大厨亦是同理,没有一个大厨不希望自己制作的食物得到食客的喜爱。食客对于食物的肯定与心悦,使得厨师有动力用心去做菜。烹制美食的时候心中有爱,有期待,这样的食物怎能不算美食呢?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