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厨治愈心情,美食治愈胃

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才是文字。

                                                        ——丁卉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舒。如果一个人对美食都没有了欲望,那么他对生活也就没有了希望。

美食不是饕鬄大餐,山珍海味,燕窝鱼翅,而是色、相、味俱佳的食物。

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点外卖或者去外面胡吃海喝一顿,那是和胃过不去。去菜市场挑选一些精致的食材,自己下厨做一餐美食吧。

当你走进菜市场,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会重重地冲击你的视觉感官,让你在嘈杂的声音中,感受生活的实实在在。也许心中那点儿不好的情绪,会慢慢地散开,慢慢地恢复平静。

菜市场里的食材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在这里,你除了能感受到生活的状态,还能感受到多彩食物带来诱惑,水灵灵的黄瓜,红红的辣椒,长长的豆角,发亮的紫色的茄子,活蹦乱跳的鸡拍打着翅膀,一条条鲜美的鱼,一只只又肥又大的小龙虾……

以前不会做饭的时候,只知道最简单的油盐酱醋,葱姜蒜,后来会了,才知道调料有那么多品种,酱料有那么多选择,什么食材要搭配什么调料更美味……


在洗菜的过程里,可以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与心灵的轻松。一片一片菜叶的择净与洗净,一种食材一种食材的搭配,一种美味搭配一种美味的创意做法,然后配在一起,准备就绪。那时,不但是高兴了,还有一种成就感。

然后把食材下锅,或煮,或炖,或翻炒...到最终出锅成盘,如同完成作品一样,等到别人或自己吃到自己亲手做的饭菜的愉悦,就会有很大的满足,胃也会被温暖包围。


其实,做一顿饭花不了多少时间。首先把做饭的时间预留出来,然后可以准备一点炖的食材,再把该炖的东西炖上再回去做事,事情忙得差不多时下厨炒两个菜,简单的一餐就做好了。

先生喜欢做美食,他喜欢看烹饪视频,享受把食材变成食物的过程,也愿意看到听到别人对他做的食物的认可,吃到嘴里的幸福。我们也会经常在一起讨论周末做什么好吃的,怎么做……放假的时候,我们会待在父母身边,邀上一些亲戚,一大家人坐下来聊聊天,拉拉家长,再做上一桌可口的菜,大家其乐融融。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一生遭遇三次贬谪,黄州、惠州、信州,都是当时的不毛之地,生活艰苦,可他的诗词作品里,甚少出现四顾茫然的忧郁悲观,反而是那种旷达乐观和随遇而安,在书卷上鲜活至今,成为许多天涯沦落人的安慰。

这应该与他的爱吃、会吃且善于制作美食有关系。

在黄州,苏轼捣鼓出了一道“东坡肉”,味香而色美,与诗作一起传为美谈。

晚年谪居信州,又发明一道东坡羹,被后世奉为经典。

更不要说东坡肘子东坡豆腐等等了。

我猜想,他在亲手烹制这些诱人美味时,他的心该是平静的,像水滴涌入大海,平静却宽厚无边。因为,他已看到平淡生活中的温柔。

当你不知道做什么时,就下厨做些好吃的。喂饱自己的胃,心情也会变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