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陪学”三部曲:首先,识别陷阱,保持警醒;然后,探索更优路径,设法突破局限;最后,从不同层面持续实践,开创新道路。此为第三篇。
“陪学”三部曲终于完整了,可以安心等待二宝的到来了……
持续实践,走出知识无用论怪圈
关于实践,从两个层面展开:
1、初级阶段:结合实际生活,挖掘应用场景;
2、步入正轨:个性化拓展的学习模式;
结合实际生活,挖掘应用场景——迁移场景,编织生活应用题
小孩子天然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更加享受自己学到的任何东西居然真的能够派上用场、得以实践。所以,他们自己本来就会很敏锐的去搜寻一切应用场景,好让自己大显身手,感受真实的生活经验。这时,孩子们会有一种强烈的融入感,这个世界不仅仅是大人的,他们幼小的心灵正在真切地体验着存在感……
拿数学来说,果果在习得了一些基本的加减运算技能之后,就特别热衷于在生活中应用,比如算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钱之类的。最不可思议的是,在知道1小时是3600秒之后,有事没事的喜欢主动琢磨,持续挑战,直到搞定24小时,而且不用纸笔,都是嘴里念叨着捣鼓出来的。既然有更便捷的方式,我们的大脑就变得懒惰了,感觉那完全是累人的“体力活”,我只负责用计算器帮他验证。对于孩子,这股热情,相比在学校里做习题的心境必然也是相去甚远,而这之间的差异,无形之中就会塑造出不同的思维模式。
遗憾的是,这种美好的学习模式很可能会被随之而来的应试需求所毁灭。回想一下我们从前的学习经历,都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常识、生活经验等等跟做题根本不搭边,不知不觉中,生活和学习早已经被割裂了。面对1斤铁重还是1斤棉花重的作业题,曾经的你有没有执拗的坚持必须是铁重呢?
作为家长,“陪学”必需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了。我们要想办法让孩子的天性得以延续,而不要被应试需求挤的没有生存之地。我自己很快就荣升为小学生家长了。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具体思考:果果对数学和英语都颇为自信,平时应用也很多,上学之后,要努力继续保持。比如,如果数学习题让孩子感到枯燥,我们可以尝试对其改编,迁移应用场景,人为地牵线搭桥,让抽象的习题变身熟悉的生活经验,消除距离感;继续阅读英文绘本,看原版动画片,随心所欲地用起来,固化用英语复述故事内容的习惯(果果现在每天睡前都要给我reading story,复述自己看过的动画片或者绘本)。学以致用是最有效的进步途径。
单凭学校的语文教学设置,如果自己不额外拓展就想有所造诣希望渺茫。背诵课文可以培养语感,锻炼记忆力;大量课外阅读可以活跃并改进思维,增加储备;尝试写作从入学第一天开始,让写作成为一种根本就停不下来的习惯和爱好,而不是为了应付作业和考试去绞尽脑汁……
任何学习只要把握一个原则:学习与生活是互利互促的,学习是为了让生活更丰富、是为之服务的,所有的努力都应该朝着清除两者之间的屏障而展开。
个性化拓展的学习模式——好奇心引领的探索路径
凡是擅长跨学科学习的人,必然会取得卓越的成就,因而往往被世人视为天才,望尘莫及。
达·芬奇,众所周知他是一位天才画家,然而他的造诣可不仅仅是画鸡蛋哦。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他还擅长雕刻、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他全部的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他的手稿中,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提起飞行历史,人们大多不约而同的会想到莱特兄弟,然而,迈出飞行器设计第一步的人居然是生活在莱特兄弟试飞成功400年前的达·芬奇,并且他的飞行器设计稿与我们现在的设计稿差别并不是很大呢。显然,对于不受限的头脑来说,真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啊!
如果说达·芬奇离我们太遥远,那么当代投资大师查理·芒格则是活生生的现实版的全才。他提倡要学习在所有学科中真正重要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的“普世智慧”,以此为利器去研究商业领域的重要问题。
查理的脑子就从来没有任何学科的条条框框。他是一个狂热的阅读爱好者,通过大量的阅读完成对各个学科的学习,这绝非浮光掠影的玩票,而是明确的智力企图——“我是真的呼吁你们不要理会学科的法定界限。这个世界并不是按照跨学科的方法组织起来的,这个世界要求我们跳出学科的法定范围。”芒格之所以出类拔萃,正是得益于他超越学科藩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
查理的兴趣不仅限于思考,凡事也喜欢亲力亲为,并注重细节。他有一艘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双体游艇,而这艘游艇就是他自己设计的。他还是个出色的建筑师。他按自己的喜好建造房子,从最初的图纸设计到之后的每一个细节,他都全程参与。比如他捐助的所有建筑物都是他自己亲自设计的,这包括了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宿舍楼、哈佛高中科学馆以及亨廷顿图书馆与园林的稀有图书研究馆。
可见,只要保有一颗好奇心——求知的最完美驱动力,学科界限并不会成为获取知识、取得成就的障碍,这种无边界的探索只会创造更多的惊喜。
宇宙万物本来就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把人类经验划分成学科的做法已经过时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居然还要文理分科),为了避免盲人摸象的局限,我们必需跳出自己狭小的单一领域,重塑思维任意遨游的本领。我们挑战自己,努力成长的同时,也是孩子眼中最接地气的榜样。
上一篇文章《真的懂了,才悔恨知道得太晚》(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查阅)里面提到,学习主要学的是思维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内容。记住再多知识,如果不会融会贯通、适时调用,这些知识对我们不会有太大的帮助。我们必须掌握许多知识,让它们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架,在随后的日子里能自动地运用它们。
名人案例多少有些虚无缥缈,最终还是要落到实处,转变为可操作的具体行动。我们可以借鉴《孩子是如何学习的》里面提到的“孩子学习的途径”:孩子们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可能很神秘、难以理解,但依然是一个整体。他们不会向我们成年人那样把世界分割成密不透风的小类别。所以,如果孩子对一个主题感兴趣,根据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搜集相关资料、书籍供其研读,逐步拓展延伸,最终形成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这是任何一本具体的教科书所无法完全呈现的。如果孩子已经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没有展现出这方面的主动性,我们不妨先在自己身上实践,做孩子身边的活榜样,帮孩子找回天性。
健康的孩子充满求知欲,无所畏惧,他们的学习不会把自己关进盒子里,而是带领他们从很多方向进入生活。如果让孩子遵循自己的直觉,学习让他们好奇的事情,而不是我们给他们指路或者让他们学更多的东西,那么孩子会进步得更快,会涉及更多领域。每一个新学会的东西都会让他们意识到其他需要学习的新东西。他们的求知欲随着学到的东西不断增长。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持续不断地给他们提供充足的营养。
综上,陪学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体力活:当孩子偏离航向或者还未步入正轨之前,我们应该做他们身边的活榜样、先行者,帮他们辨清方向,选择起点;之后,我们的主要角色是供给者,适时、足量地提供孩子们需要的“营养”即可。至于师傅领进门之后,师傅自己何去何从,那也是一种选择。但我觉得,能做到这一步的父母,恐怕不会甘心放弃自己的成长,更可能根本停不下来……
最好的教育就是身体力行!只有我们自己成长了,孩子的成长才能无往不胜!这条路不拥挤,邀你一起……
公众号:随行亲子教育(suixingqinzijiaoyu)
Galaxy微信:boyang_0322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