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青春怀旧题材的作品能让我喜欢,还是蛮困难的。因为对于这种题材,我很看中故事里是否有共鸣。由于个人的成长经历极为平淡,以前看那些青春电影或话剧的时候,很难有代入感。《童年》是我唯一一部提前一个季度就列入日程的戏。上一次看是在7月份。那几天在刷了一水的青春怀旧题材的戏之后,有些审美疲劳了,这部戏对我来说简直是一股清流。看完后第一次提笔写剧评,个人公众号的活跃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这部戏的故事发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人物是离职在家的贾老师,和突然被老师邀请到家中做客的几个学生(具体几个自己数,不过未必会数对):曾经被误会为小偷的张明明,因身材偏胖而遭受不公平对待的易雯,性别认同被强行「纠正」的姜小江,还有贾老师最为骄傲的好学生陈雪。
这是一个让学生们略微摸不着头脑的聚会,毕竟大家已经分别17年了。其实老师知道那天会有事情发生,事情也果然发生了。
每个学生都有一段影响了自己一生的童年伤痛,今天他们想得到一个答案。其实老师把他们请来,何尝不是在向他们寻求一个答案,自己究竟是错是对的答案。
题材的切入点比较特别,却很有代表性。叙事手法上花了些心思,结尾抖了个大包袱。虽然是客厅戏,不过并没有遵循狭义的「三一律」,而是通过对灯光和表演空间的灵活使用,在现实与回忆,内心之间切换,做出了一些挺好看的效果。
因为是第二轮观看,对剧情已经熟悉,所以注意力会更多地放在一些细节设计和演员的表演质量上。特别是导演为最后的包袱的合理性做的很多设计,这次终于全都看在眼里了。
这次的演员阵容,除了易雯,其他都有调整。不得不说,这一版的张明明与我个人的期待差别很大。不管是律师张明明还是五年级学生张明明,状态都不对。
新版的姜小江比上次那位刻画得更准确一些。演员适度表现出的女性特质,让姜小江「性别认同障碍」的设定更令人信服。
其他几位演员的表现与上一版差别不大,表演的质量整体没有太大的下滑。
这次的戏作了一些小的调整。比如上次我说到导演对光线吝啬,这次更进一步,易雯回忆往事的时候,其他三位同学只用声音入戏,没有给灯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姜小江对「性别认同障碍」追加的那句名词解释: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性别,在上一版中是没有的。对于观众来说,这是很关键的一句,不然观众很容易困惑一个基本的问题:姜小江是男是女…我依然认为姜小江是最痛苦的那个人,即使他在讲出自己的秘密的时候那么风轻云淡波澜不惊。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何况是普通人无法想象出来的性别认同障碍者的世界。
其实在戏方面说这么多也没用,没看过的朋友并不能明白我在说什么,所以还是希望大家亲自去看。不过我推荐这部戏,不是因为它有多厉害,只是因为它太对我的味儿。这部戏往小了说讲的是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造成的影响,往大了说讲的是整个的「童年心理阴影」话题,不仅限于教育方面。
举个小例子。小时候我发育很晚,比同龄人晚那么几年吧。不要小看那么几年,因为青春期也就那么几年。也就是说在整个青春期的年龄段里我都跟同龄人不一样。当中有多少苦恼,质疑,敏感我就不展开说了。你可以想象,虽然你并不能想象出来。后来做梦一样地长大了。当然,也长残了。有时候我感谢老天给我的福利,也抱怨福利来得太迟。它让我错过了青春中很多本该经历的东西。当时的一些敏感点始终伴随着自己,触到的时候心里会咯噔一下,即使不表现出来。
你是不是觉得我脆弱得很莫名其妙?那就对了。长大对别人来说是个自然平常的过程,对我来说曾经就是奢求。
「有些事对于你来说没什么,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这句话是张明明说的,也是戏中每个人用行动表现出来的。
开场时略神经大条的姜小江在自己的性别取向被不知情者编成顺口溜取乐的时候,瞬间翻脸。
跟男人吵起架来都镇定自若方寸不乱的律师张明明在被质疑偷东西时可以失态打女人。
他们埋藏在心里的所有「不快乐」都是老师造成的吗?老师是有错,但是就像老师自己所说的:我自问作为一个老师,对每位同学都是尽职尽责的。
老师没有作恶,但是恶又确实发生了。谁的过?谁的锅?
创作者尽量不介入道德评判,而是让每一个角色在戏中充分发声,是非留给观众去思考。
不过在谢幕之前,学生们一一向老师90度鞠躬,似乎又抛出了创作者的个人态度:老师有错,不过是可以被原谅的。也对,大家说清楚了,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
不过现实中对于类似的问题,我们会处理得恰到好处吗?首先,对于伤害,我们往往是逃避比面对用得更顺手,跟童年的阴影握手言和,说起来容易。另一方面,有些事情,补救真的有用吗?
汤凉了,再热,根本就不是那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