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听了武志红的关于能量流动的话题,特别讲到愤怒。改变了我一直以来对愤怒的理解。
关于表达愤怒这件事,从小到大的我可以说是判若两人的。我记得我小时候是个很厉害的角色。我会跟经常欺负我的邻居男孩打架,有时候一个人打两个,有时候还会拿武器(棍子)。就算打不过,他们也会被我的歇斯底里震慑住。小时候去姥姥家,有个开商店的大人喜欢喊我"黑妮",我后来会从看见那个人开始就给他白眼一直到他消失在我的视线里,经常是眼睛累到不行,直到他后来看见我就满脸通红地搬着板凳躲回家里。跟我的姐姐妹妹弟弟经常因为各种大事小事掐架,他们都认为我是不好惹的角色。现在回想起小时候那个凶巴巴的自己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变乖了,性格温顺,懂事,有爱心,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会尽可能满足别人对我的期待。此同时慢慢消失的还有我的脾气。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多数的同学在我的毕业留言里都会写对我的印象:脾气好!曾一度引以为荣。但是快乐吗?我一直回避问自己这个问题。
结婚后,我似乎又变成了一个脾气不怎么好的人。因为我的老公是个火气有点大的人,为了自卫,我有时也会顶他几句。但是内心的想法是他真的很会破坏气氛,快点停止这令人难堪的争吵吧。他说我脾气不好,我说是被他逼的。我很愿意相信那个性格温顺,善解人意的人才是我自己。愤怒,争吵只会破坏我们的关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才是婚姻应有的样子。
但是武志红老师告诉我们愤怒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好的愤怒,一种是坏的愤怒。好的愤怒,既能够保护我们自己的空间,也能促进关系朝向建设性的方向发展,而坏的愤怒,常常只能带来破坏。愤怒也有其独有的价值。人们通常尊重的都是力量,一个没有愤怒与力量的好人,容易获得同情,但不容易获得尊重。一个能坦然表达愤怒的人,会很快表达出他的立场和态度,这样沟通可以很高效,而压抑愤怒的人,他不能直接表达他的立场和态度,这会让沟通变得复杂低效。压抑愤怒的人,并不是说他的愤怒就消失了,愤怒还会以其他方式展现出来。
不得不说不表达愤怒,确实让我的心里积累了怨气。前几个周末,我带孩子去上课外班。有一次一个男孩打了我儿子几下,我儿子哇哇大哭没有还手。我说了那个男孩一句,因为很多人在场,他妈妈也不在,我也就没多说。但过一会看见那个男孩感觉还是很生气,我就告诉他以后再打我儿子,让他等着。又有一次我儿子被他撞倒了,又大哭起来,他妈妈在旁边站着,我问是怎么回事,她说她进来我儿子就哭了,她也没看到。我儿子说是她儿子撞的,我说人家不是故意的,儿子显然不能释怀,就去找那个男孩,结果又打起来,我马上拉开他们,那个男孩的妈妈始终站着。看他儿子没有吃亏就走了。后来我越想这事越不对,就算不是故意的也应该给道个歉吧。她当妈的连问他儿子都不问。这件事直到现在都让我很恼火,可是我当时竟然没有直接表达出我的愤怒。我怕什么呢?我怕撕破脸,怕别人对我看法不好。事实应该是一个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力量的妈妈才真正让他失望,才让人看着做母亲的无能!
所以,要学习直接表达愤怒,这样你是在教别人尊重你、尊重关系,同时也是在教他如何尊重他和你的关系。如果看一个家庭、公司等团体时,你会发现,那个团体中有担当的人,多是能表达愤怒的人。我们家里,虽然他爸脾气大,不得不说他是个很有力量的人,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都是特别有担当的人。他的愤怒原来并不是那么令人讨厌。
回想这些年没有表达愤怒的自己,有些事有些委屈真的到现在还压在我的心里。原来我也并不是救世主,可以把别人的需求一直放在第一位。生命力天然就是带着攻击性的,当我们能很好地展开攻击性,例如表达愤怒时,生命力也由此得到张扬。
学习直接而合理地表达愤怒,而且是对着引起愤怒的人去表达,这是一件非常有张力的事情,越是能做到这一点,就越会拥有更好的关系。
理解你的愤怒,问问它生命力天然就是带着攻击性的,当我们能很好地展开攻击性,例如表达愤怒时,生命力也由此得到张扬。
向你传递的信号是什么意思,然后富有智慧地去解决它,那它势必会帮助你强大起来。
在任何一个领域,要唱出我们自己的最强音,都需要敢于表达愤怒,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它不仅仅是表达愤怒和压抑愤怒这么简单,只有能表达愤怒与攻击性的人,才能品尝到活出自己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