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夫人突然一本正经地问我:“如果现在给你资金支持,你最想做什么?”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我究竟要做什么好呢?
说到创业,我大约四年前就开始有想法,后来觉得条件不具备,也就说说而已。
而第二次有创业的想法,是从去年开始,我在心里盘算着做什么好。因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不想过多受限于别人,所以,我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创业欲望。
鲁迅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我想我也是如此,所以想要改变现状,寻求更好的出路。
当初我研究生毕业时,就去了单位里办公室做秘书。如果当初安守本分,现在混个稳定的饭碗,应该不成问题。而由于当时工资微薄,我对未来感到很焦虑,觉得在城市立足很难。特别是每个月到手的工资,除去吃、穿、住、用、行,几乎都是月光,让我成了名副其实的隐形贫困人口。这也就是我离开体制内的重要原因。
创业真的是说干就干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没想清楚,最好还是别轻举妄动。
回顾一下,是不是经常看到身边每年一个个铺面开张,又一个个铺面关门?有些铺面甚至都撑不到一年,可见,创业艰难可想而知。而在创业这条路上,人们又是前赴后继,从不间断。
那么,谁合适创业,怎么创业?是不是说干就干?
创业,要考虑几个大方向问题:那就是,做什么?怎么做?结果如何?
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标准答案,但我渐渐有了一些底气。正如刘润说的那句话:前人的思考,我们的阶梯。我逐步从前辈的智慧里找到突破口。
比如来自樊登分享的一本书《能力陷阱》,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去打破能力陷阱。也就是说,我们当下所具备的能力,并不是我们能力的全部。而我们不具备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那么,创业的能力,是不是也这样?
比如樊登著的《低风险创业》,樊登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人,集大家的智慧,写成这本书,带来了许多深度思考,让我们提前去认识创业之路的风险与机遇。
比如当我看到《认知突围》(这是一本对思维有较大改变的书),发现很多事情,是我们的认知决定我们的选择,创业是否合适,怎么创业,其实和我们的认知密切关系。如果不论方向,人人都可以创业。而结果如何,是我们努力的程度,努力方法的问题。
还比如,我在线上线下接触越来越多的优秀人士,他们是我的学习榜样。他们创业初期,也是一点一点创造的。这也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我发现,原来想要致富,学习经济学是非常必要的,我只恨自己学习完了,不然现在或许世界又多了一个千万富翁了吧。
创业,既需要勇气,又需要智慧。说干就干只体现了勇气,还一定有胜算。如果有了智慧的加持,才能稳操胜券。这是创业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
好了,这是关于创业的阶段性思考,还有许多话要说,下次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