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除了儒道墨法还有哪些学派呢?
《汉书·艺文志》记载,数得上名字的共计189家,有4324篇著作。而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将百家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增加纵横、杂、农、小说,并称“十家”,班固遵刘歆的说法,有去掉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之“九流”,到了近代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基于刘歆“十家”再增兵、医,就形成了今天我们说的“十二家”分别是: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名家、杂家、小说家、医家。
兵家:
【代表人物】孙武、孙膑
【代表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阴阳家
【代表人物】邹衍
【代表著作】《邹子》、《邹子终始》(学派著作今均已遗失)
纵横家
【代表人物】鬼谷子。合纵:公孙衍、苏秦;连横:张仪。
【代表著作】《鬼谷子》
农家
【代表人物】许行
【代表著作】《神农》
名家
【代表人物】公孙龙、惠施。
【代表著作】《公孙龙子》、《邓析子》
杂家
【代表人物】吕不韦
【代表著作】《吕氏春秋》
医家
【代表人物】扁鹊
【代表著作】《扁鹊内经》、《扁鹊外经》
小说家
【代表人物】虞初
【代表著作】《虞初周说》(并无著作流传至今)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人才的重视促进了当时的文化繁荣,所以才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
衷心希望现在能再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繁荣现象。因为民族自信首先是文化自信,民族复兴首先是文化复兴!
期待!
喜欢请点赞支持啊!更多精彩请关注(路寻写作创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