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自我”“活出自己”“先爱自己再爱别人”……类似的观点充斥着很多心灵相关的文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转变了传统意义上先人后己的做法。
经济学中也发现如果一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做事,那么这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往往是最好的。
爱只能经由自己流向别人,不爱自己的人没法真正去爱别人。
这些说法有错吗?都没错,但是所有的理论都有它们的适用条件,如果不考虑条件,盲目地加以运用往往会走到另一个极端,无法真正领会这些理论的精髓。
依文解经意,三世佛喊怨。
寺庙里有很多修行多年的“老修”,她们不光受了居士五戒,还受过“菩萨戒”“三清”,有次我们在寺庙吃饭,人太多板凳不够坐,身边站了几个稍稍异样的人:衣着破烂,面容憔悴,眼神有些呆滞。
我瞟了他们一眼,低头继续吃饭,直接的反应是快点吃,吃完给别人让座位。旁边坐着一位修行五十多年八十多岁的温居士,受过居士当中最多的戒律,只瞅了他们一眼马上站起身给他们让了座位。
修行人的心都比较灵敏,温居士看出了我对她这种做法的不解,稍后向我解释到:“我受了二百多条戒律,看到有需要的人不伸手援助对我来说就是破戒,我不能破戒。”
温居士在生活中顺应佛教义理,做义工,为寺庙做贡献,磕大头,读经书,捐钱捐物,只要书上说做了会增添福报的事,老太太当仁不让。
既然都说行善积福,那就多做好事,为别人着想。既然说要生活节俭不浪费福报,那就衣着简朴些,彰显自己的美德。
温居士几乎被寺庙里所有人称赞为“大菩萨”,然而平心而论,我感受到的只有她的遵规守矩,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好人,为了想得到来世的大福报,她权衡利弊以后选择了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向。
为了守戒而守戒,为了美德去美德,天下人皆以美之为美,都想用美德沽名钓誉,这个不能称作美德了。
修行人尤甚,刚刚学习了几天高深的义理,悟透了几条人生准则,比别人多读了几本书,就把自己等同于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导师,如果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认证就更不可一世了。
“明明我拥趸的理论是非常高明的,为什么父母、家人们都不这么认为呢?”
人们都不太擅长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情况,如果只有我喜欢喝热水,别人都和冰水,那这两者之间一定有个是对的,另一个是错的。到底谁是对的呢?网上关于和冰水健康还是热水对身体有利的争论似乎永远是大众最感兴趣的话题。
中国女人需要坐月子,西方国家不坐,到底谁的做法是正确的呢?
人们无法忽视和自己不一样的习俗,人们潜意识有一个非黑即白的判断机制,如果你跟我不一样,要么 我错了,要么就是你错了。如果犯错的人是我,我还要费力的去改正,所以大家都希望是对方的错误。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很多思想开明的人接受了这样的育儿理念:“尊重孩子的天性,不放纵也不过度干涉孩子的成长,学会真正的关心孩子,尊重孩子的真实想法。”
观念非常进步,但是又有人把这样的观念当成了一条行为准则,自己都不一定能够完全做到的情况下,一旦发现家人用传统的方式管教孩子,立即翻脸大怒,似乎对方犯了一件不可饶恕的错误。
这些人还总是振振有词:“就我一个人进步了,改变了有什么用,家里那口子仍然是那么郁闷,老年人依然用落后的方法教育孩子,气得我跟他们干了一架!”
这样的事情常在我耳边回响,学了先进的理念反而又平添出不少烦恼。这个烦恼就是把标尺指向别人,看到没有觉醒的人会心急的想要让他们迅速跟上自己的步伐。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执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可以强加给别人吗?
希特勒不也是打着优化全人类基因的旗号发起的世界战争吗?
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是春风化雨般的影响,教化他人于无形,都感觉不到你是在引导别人。什么是影响?不通过语言论述,你的一言一行会给人以启发,让他们动脑筋分辨、思考,这就足够了。
无言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改变是最为有效的。
本心有个忘年交,初中时候的老师,她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热忱,讲究生活品质,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现在回想,她带给我最大的改变不是传授了多少语文知识,而是她对生活、学问的态度,那种赤子般热情深深感染着我,在我以后的学习生涯当中默默地发芽、成长,日益丰茂。
当我们升起一个强烈的期待,希望别人跟我一样认同某一个理论观点的时候,我们是在干嘛?
我们还是不自信,想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肯定,想要获得安全感,想要确定自己是正确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虚幻的“小我”。
当我们不再渴望跟别人获得共识,更懂得尊重每一个人当下的心境,允许所有的不同平等的存在,我们就走在了中间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