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长街行走,灯火明灭,尽是机缘。有些相遇,是转过巷角忽见一树繁花,未曾预约,却照亮了整个黄昏;有些离别,是渡口舟子解缆,甚至来不及问一句归期,只余下苍茫的烟波。这来去之间的深意,或许正藏在那句素朴的话里: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所有的不辞而别。

生命的丰盈,多半由那些不期然的馈赠缀饰而成。譬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记,正当“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日,与群贤“茂林修竹”之间“一觞一咏”,那并非苦心经营的盛会,而是天地清景与雅士情怀的偶然契合,遂成千古风流。我们生命里那些刻骨铭心的友人,怦然心动的瞬间,许多都非日程表上的规划,而是命运悄然递来的礼物。它们如夜行时邂逅的萤火,光芒虽微,却足以慰藉漫漫长路。这份珍惜,是捧住这刹那光华的虔诚,是感念这偶然交汇时互放的光亮。
然而,长街的灯火,没有哪一盏能永远为我们停留。不辞而别,或许是世间最寻常,又最深刻的一课。它不像戏剧的终场,有明确的落幕与掌声;它常常是悄无声息的,像一页书翻了过去,像一杯茶自然地凉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离去,对俗世而言,何尝不是一种“不辞而别”?他斩断尘缘,遁入空门,留给世人一个决绝的背影。这并非无情,而是一种缘尽则散的透彻。强留,或执着于一句“为什么”,便如强挽秋叶不让其飘零,反倒失了自然之美,徒增彼此的负累。
于是,我们当学那江上的舟子。有客来时,便撑篙相迎,共赏一段山光水色;客欲登岸,则泊舟道别,目送其消失于烟霭深处。相遇时,倾尽热情;离别后,心中不起怨愤的波澜。苏子瞻词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既知皆是行人,那么同舟共渡是缘,分道扬镳亦是命中的必然。这份坦然,并非薄情,而是对生命流动本质最深的理解。

此刻,窗外的云正缓缓流过,未曾与我相约,亦不曾道别。我望着它,心中一片宁静。原来,最深的情谊,是相遇时全然的交托;最体面的离别,是放手时无言的祝福。
愿我们都能在这缘起缘灭的长街上,怀揣所有不期而遇的温暖,照亮那些不辞而别的清寒,而后,继续前行,步履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