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GDP,但是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它,所以我把有关GDP的一些知识整理一下,和大家一起分享。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这个概念里面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是“一个国家内”,也就是说只要是在这个国家,不管是哪个国籍的人生产的,都属于GDP的一部分,但是不在国家内的就不能算;比如在中国的美国公司产值要算中国的GDP,相反在国外的中国公司产值就不能算中国的GDP。第二个是“生产的”,它是指现期生产的,所以二手货交易不会产生GDP,买卖再多二手车,GDP都没有变化。第三是“最终”,意思是说中间物品,比如原材料,不能计入GDP,所以出版社不能把纸算入GDP,因为纸是它的中间物品。第四是“物品与服务”,说明GDP不仅包括物品生产,还包括服务。第五是“市场价值”,市场价值的衡量是根据市场价格。
GDP由四部分组成:消费(consumption)、投资(investment)、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和净出口(net export)。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注意这里强调的是家庭,而且不算购买住房,因为购买住房算是投资。投资: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服务的物品的购买,它是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购买的总和。注意这里的投资和我们平常所说的金融投资不一样。政府购买: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这里面包括政府员工的薪水和用于公务的支出。包括薪水的原因是政府属于服务型的,员工提供服务的代价就是薪水。政府购买中,不包括转移支付,因为转移支付并没有反应经济的生产,比如补助和失业保险。净出口: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之所以是“净”,因为进口物品已包含在GDP中的其他组成部分中。
现在我们考虑一国GDP的变化,如果GDP较前一年增长了,能说明生产的物品增多了么?不能,因为GDP的衡量是根据市场价格,但是市场价格有可能发生变动。所以为了反映一国物品与服务的变动量,一个叫做“真实GDP”的指标就诞生了。真实GDP是按不变价格评价物品与服务的生产,这个不变价格按照某一年为基准。按照市场当前价格计算的GDP就叫做名义GDP。所以名义GDP既反映了经济中生产的量,又反映了价格;真实GDP则只反映生产的量。
如果把名义GDP与真实GDP相除,就会知道物价的一个水平,因为二者量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物价。这就引出GDP平减指数的概念,它等于名义GDP除以真实GDP再乘以100。经济学家就用这个指数来监测经济中平均物价水平。事实上,可以用GDP平减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率。它的等式如下: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 - 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 X 100%。通货膨胀率的衡量还可以依据消费物价指数(CPI),它和平减指数有很大差别,暂时不表。
那么决定各国的GDP不同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们直到GDP衡量的是生产出的物品和服务的价值,很明显,在相同时期内,GDP越高代表所生产的量越大,说明生产率越高。所以生产率是GDP水平的决定因素。而决定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人均物质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人均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人均自然资源: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投入。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从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可以简单分析人口对GDP的影响。从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物质资本角度,人口的增长会导致两个变量减少,从而降低生产率;但是从人均人力资本角度来说,人口越多将可能出现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而提高技术的进步速度。到底哪方面影响更大,说不清楚~不过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似乎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
根据GDP,可以反映一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因为它反映了生产的总量,总量越多说明人均能够享受的物质和服务越高。但是GDP并不完全覆盖美好生活所需,比如闲暇时间、优质的环境等。如果一个国家是在高强度劳动下,才有了更高的GDP,那么人民即使物质丰富,但生活可能并不幸福。另外GDP只衡量了市场内的行为,市场之外的一切活动,都不在GDP范围之内,如果一个人选择归园田居,自给自足,GDP是不知道的。因此,GDP对社会福利的衡量并不十分充分。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指标能够取代GDP。所以即使它有缺陷,但是依然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