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午和一个同事吃饭,聊天到最后不知道为什么话题转到育儿上面了。
我其实对育儿一点也不关心,平时也对此毫无兴趣。
缘由是有一次我去一个嫂子家呆了一天,帮她带了几个小时的小孩,然后那一天被小孩子吵得不行,我也哄不好,最后我感慨:小孩子不好带,也很累。
上次坐飞机,上午七八点的样子,大家明明困得不行,结果一个小孩子哭声嘹亮,让所有人无可奈何,那个妈妈一直哄,却不奏效。
从此以后,我对小孩就敬而远之,我虽然喜欢,但是我明白带小孩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还没这个能力,也不是我现阶段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
今天之所以我对这个很感兴趣,还问了她很多问题。
因为我觉得带小孩也是一种能力,大家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但是培养出的小孩却是不一样的。
一个小孩子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每个父母都付出了很多心血。
但是,有的小孩成长为“混世魔王”,有的小孩子成长为“别人家的孩子”。
差异为什么这么大?
除去地域、经济等各种客观因素以外,我觉得最大的关键点在于父母的教育方式。
三
就像我今天的同事告诉我的。
“我每天一下班回家,我儿子就马上跑过来抱住我对我说:妈妈,你终于回来了,我一天都没见你了,我好想你啊”
“我儿子也经常会对我说:妈妈我爱你”
我说:你儿子的举动让人觉得很温暖啊,不过中国人都不怎么表达感情,你培养的小孩子真棒!
同事说:那是因为我也经常对她说:妈妈爱你。
还有一个小细节。
我问:如果小孩子要一样东西,你没有满足他,他一直哭咋办?
她说:我一般会事先给他讲清楚,比如周末,我会问他:你今天要不要出去逛街啊?小朋友回答要,那我会说,如果去逛街,那我们只能买一样东西哦。因为这种事先约定好,所以他也不会和我撒娇哭着耍赖。
我说:其实小孩子也是讲理的啊,前提是要和他说清楚。
四
谈话结束后,我陷入了一阵迷茫。
因为我向来不太喜欢结婚生小孩这种话题,一想到要面对,我就觉得麻烦。
一来可能我年龄还没到,所以不愿意去面对那些琐碎。
二来可能被一些比较负面的东西影响了,我总觉得这些事会十分麻烦,一旦面对了,生活肯定会变得乌烟瘴气。
但是,今天我还是被我同事的例子给感动了,她的小孩十分暖心,她也过得很幸福。
如果有一天,我下班回家推开门说:我回家了。然后有一个很温暖的声音伴着笑脸对我说他很想我,我会觉得很幸福吧。这个他可以是父母,可以是孩子,也可以是伴侣,甚至只是一个室友,他只是象征着一种温暖的存在。而不是很多个下班的时候,推开门整个家里空荡荡的存在,站在门口感觉到生命一阵虚无。
五
说这个例子,不是想表达我想结婚之类的。
不是,我只是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以前所恐惧的生活,是不是不是我想的那样呢?我带着一种恐惧的心态去假想我以后的生活,必然在一开始就给他打了一个隐形的标签:这件事不好也不简单,你不要去碰它。而等到生活中看到了或者听到了一些事例印证了它,我就更加笃定了我的假设。
但是硬币有它的正反面,就像我今天的同事的一些话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原来这些事情还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呈现方式。
这是我以前不曾想过的。
是不是我们都把我们所期待的东西想的太美好?
而把那些恐惧的事情想的太复杂而不愿去接触呢?
六
想一想生活中的很多个瞬间。
我们对一部电影充满了期待,观看后却发现不过如此。
去了一家口碑很好的餐厅,吃过却觉得食之无味。
去了一个期待很久的旅游地,却没有了去之前的欣喜。
是不是?那些很多我们所期待的,反而会让我们失望。
反观我们所厌恶的。
你不抱任何期待的一家路边摊,原本只是随意打发一顿饭,却吃出了美味。
也许你印象中不喜欢的一座城市,呆了一段时间后,竟慢慢喜欢了。
你一开始不喜欢的一个人,接触之后却发现他很可爱。
一开始我们给他们打出了不太好的标签,他们却回馈我们惊喜。
生活中很多事都是这样,包括那些我们一开始就觉得很难想放弃或者逃避的事。
也许他没有我们臆想的那么困难,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和对待他的态度。
所以,对美好的事物放低一些期待,对我们所恐惧讨厌的事物多一些客观。
不要被臆想中的恐惧和困难吓倒,多去看看它的另一面。
而对那些想要逃避的事情,到头来也只有一个解决方式: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体验它。
毕竟那些需要你亲身体验去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人能帮你回答。
你应该有自己的声音。
也只有这样,多年后,我们才能给自己一个笃定的答案和一个完整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