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的离散是否太过容易?

网络世界的离散是否太过容易?亲爱的朋友,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待的?我的回答:是的!不仅网络世界离散很容易,现实生活也一样。

在网络世界,如果对方单方面宣告关系到此为止,从此以后,我们想联系都联系不上。他可以删除或拉黑微信,就算没有删除,对方若不想理你,你怎么发消息,都是得不到回应的。

人一旦别离,很容易让人恍惚,恍惚中觉得曾经开心畅谈的日子,是一场奇妙的梦,像是从来都没有真实存在过一样。哪怕有人把情义看得很重,但是想要离开的人,依然可以走得很干脆,很干净。

我们终究都是彼此的过客,匆匆忙忙,都是擦肩而过,遗憾无法述说,惊觉心里一缩。我们常常隔着屏幕,看似近在眼前,其实远在天涯。

网络上的我们,如同落在同一座孤岛的两只海鸟,某一天岛沉了,没有加上联系方式的,我们只能消散在茫茫天空。

我加的微信好友和QQ好友,都必须备注年月日,还会打上标签,这个标签只有我自己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些好友我还会打上特殊的记号,网络是个神奇的地方,如果你想链接更多人,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如果不打上标签,过一段时间,就很难分清谁是谁。

正因为如此,也许前段时间还聊得很嗨的两个人,可能因为认识了更好、更有趣的人,慢慢的就忽略了原来的人,再加上久不联系,慢慢的就会变得陌生,曾经的心有灵犀,相谈甚欢,就像梦一场。删不删好友都不重要了,虽然还在好友名单里,但是心早已远离,我们就仅仅是两个曾经说过话的陌生人。

前不久,QQ上有一位故人联系我,她好像对我很熟悉,可我压根就想不起,我们曾经有过怎样的交往,实在太久没有用QQ了。

她说,以前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她心情不好时,我经常安慰她,她很感谢我当时的陪伴!可我实在想不起,我曾经跟她说过什么。

从最初使用QQ到现在的微信,我不知道曾经加过多少好友,数不清的人在我的社交账号上来来去去,没有告别,消失得无声无息,我在别人的账号上,也做着同样的事。

2012年到2015年四年间,我经营着四家淘宝店铺,认识了非常多的淘宝店家,我们一起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恰如其分。那时,我天真地认为,淘宝店可以永远地开下去,我和他们可以永远在一起,互相鼓励。

2015年年底,随着淘宝店铺体系的不断升级,小卖家的生存状况堪忧,我实在维持不下去,只好忍痛割爱。时隔六年,前几天我无意间翻到当年的1315精刷团队的记录,恍如隔世。之前我一直不忍清理,但是前几天,我全部清理了,里面的人全都走了,留着这段记忆已无毫无意义。

也许在我们的社交账号上,很多好友并没有删除彼此,只是没有联系罢了。生活繁琐,以及各种心理的烦忧,我们顾不上再去讨论那些有的没的。

虽然有天涯共此时的说法,但是物理上的距离,往往在使得一场相遇的最初阶段,有着更多失败的可能。

有多少人转身走了,那么洒脱,未归于人海,也未归于我。“沟通只需动动你的手指,连分手都不用见面。”我们好多人之间的交情只与屏幕,也止于屏幕,我们对着屏幕开始,又对着屏幕离开。我突然有些伤悲。

当然,心的离散,不在乎社交媒介。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些人没有说再见,却再也没见。

小时候,我看书上说,“人生能得一二知己足矣”,当时我对这句话是不信的,总觉得自己身边朋友很多,能聊得来的也很多,能够当成知己的也不少吧。那时的我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已近不惑之年的我,终于知道知己难觅。不要说知己,称得上好朋友的人都寥寥无几。那些以为今生今世都不会离开的人,没有说“再见”,就再也不见了。

前几天,陈老师在他的《潇湘边的送别》中写道:“我的目光追随着飞鸿直到他的身影消失,思绪犹如茫茫江涛不尽地飘荡。朋友,记住红兰碧波,更别忘了深情的潇湘!”这样的送别,是怎样的情深意重!

我看后感动不已,也写下了自己的感想:“以前的分别,情深意重,荡气回肠,可能分别后,此生此世,再也不复相见,所以难免伤感痛苦。现在的分别,虽然也有可能不再相见,但是有电话,有微信,还可以互相联系。所以现在的离别,就没那么伤感了。当然,现在的情感,也没以前那么珍贵了。”一声叹息!

有心人,离非离,散非散。无心人,聚非聚,合非合。所有的情感,要双向奔赴才更有意义。

愿真正的朋友都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