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会让别人掌控自己,太过于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其实很大程度上会让我们自己痛苦不已。
那么如何保持自我呢?
1区分清楚这件事究竟是我自己想做,还是我因为他人的左右而想做。
比如同样吃东西,我是因为我喜欢去吃蔬菜而去吃蔬菜,和我因为想让别人觉得我不挑食而要去吃蔬菜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是自己的意愿,而后者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实是别人的意愿。
一旦你发现自己做某件事情参考了别人的意愿或者评论,那你就要小心了。
这时候你可能已经在被别人的思维群掌控。
你做一件事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你自己想做。
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做你认为正确的事。
2 准确地判断别人的意见自己要不要听。
要不要听的标准是,我听了这个意见,对我是否有好处。
这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会提出一些根本就不能称之为意见的意见,比如那些教导别人去自杀,去抢劫,去吸毒的。
在听从别人的意见之前,你要想清楚这件事情对你的利害关系。
这件事对你是好还是坏,从长期来看,好还是坏。如果是好,你就坚定地去做,如果是坏,你就一定不要去做。
在一个人改变的道路上,一定会充斥着各种这样的疑问的声音,有些甚至会很恶毒。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就是一只聋了的青蛙的故事。
说是有一群青蛙,想要爬上电线杆,但是很多爬上去就掉下来了,于是他们就在底下聒噪地说,哎呀,爬不上去的,爬不上去的,很多青蛙就失去了信心,都滑了下来。
只有一只青蛙它一直不停地爬,不停地爬,最后它爬上去了。
为什么?因为它是一只聋了的青蛙,别人说什么它根本听不到。
很多时候,在你变得更好的路上,会有很多在泥坑里自己也爬不出来的人,他们自己爬不出来,也不想让别人爬不出来。
在你拼命往光明爬的时候,她们可能会随时像底下那些青蛙,想拉你下水,不要让他们成为你的羁绊,他们什么都不是。
你要做那只聋了的青蛙,一直爬一直爬,爬到他们看不见的地方。
就像我们虽然身处黑暗,但仍然仰望星空。就像满地都是六便士,我们却抬头看见月亮。
3尽可能的宽容和理解。
这并不是说无条件地迁就他人,而是说,在你尽可能做到的情况下,减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我们总是害怕自己的行为会损害到他人,进而影响到自己。
但是其实在一段关系里面,你要做到的其实是一种平衡,平衡他人和自己。
关系里面有我,有他人,我们要负责的不是他人,不是对方的情绪。而是这一整段关系,负责的不仅仅是他人还有我们自己。
我和对方的关系这一个系统。
既然它是一个系统,那么很显然,我要尊重的不仅仅是对方,还有我们自己。
而讨好型人格的人,他们往往会害怕伤害到他人,他人再伤害到自己。
但是一段关系里面,为了达到平衡,我们不仅仅是要尊重他人,我们自己也是这个关系的一个要素,我们也要考虑自己的感受。
总是会觉得自己只考虑自己很自私的想法,在这里可以得到一种解脱,那就是关系是两个人的关系,所以考虑的时候,我们不可以只考虑他人,而应该两者都考虑。
这时候,很适合用第三人视角解决这个问题。
也就是你自己跳出去,将你自己在这个事件中想像成别人,将你和别人吵架这个是,替换成A和B吵架,你自己会怎样看,你会站在哪边。
如果是你,你会建议A怎样做,你就怎样做。
但是总会有双方都有理的情况,这个时候,那谁对谁错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哪一方都有道理。
那你就选择你做着觉得舒服的一方就完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