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了秋分,除了蚊子仍然凶猛,别的都带了秋意。秋天是凉快了,长裤长袖虽然还不至于,但“凉”却是有了深切体会。一早一晚能冻死人,中午若是天气好又能热得厉害,真是一个神奇的季节。
当然了,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全国各地都迎来了大丰收。我们这片地是平原,气候上四季分明,又沿黄河,种什么的都有。当然了,种的最多的是玉米小麦。这东西不费人工,也就是种上后偶尔打药浇水罢了,然后就等着收获。
正是收玉米的好时节。往年收玉米算是一种酷刑,是要把玉米杆砍倒后再掰玉米的,又热,玉米枝叶划在身上火辣辣的疼。现在好多了,有了收玉米的大机子,一般人家都是用大机子收的,不费时费力,不会耽误什么事儿。收好玉米就要种小麦了,机子来回开几趟,种子也就下了地,只等着发芽长大就好了。
也有种棉花的。我们这里有片地是棉产区,周总理亲定的,哪里还有周公祠来纪念周总理。曾经我们这里种棉花的有很多,如今少了,种地不值钱,大家都种了玉米小麦,只有周公祠附近有大片的棉花地。那片地叫杨柳雪镇,周公祠所在地好像就是杨柳雪村,不止名字好听,还是好地方。每年棉花开花的时候,五颜六色的一片棉花花儿,很是漂亮。而棉花成熟的季节,又是绿叶中点缀着星星白色,又像是绿色的夜空了。
黄河边上有种水稻的。有次去博兴路过青田街道,看到了成片的水田,真真的看呆我了。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我这是第一次看到水田。后来,姐姐的青田同学在网上卖小营大米,妈妈买了点品尝。不得不说,我们北方的大米味道还是不错了,不愧是黄河水灌溉出来的,有米香,又带着一丝丝甜味。可惜产量不大,毕竟只有黄河边上这一点儿地是种水稻的,也就只够内销了。
当然了,也有种瓜果的。也是因为黄河之利,小浪底未修之前,黄河常常有决堤之险,我们又位于黄河入海之地,黄河泥沙堆积的量是非常恐怖的,就是现在,黄河底都要高于我们市里的,所以在哪个时候也就修了很多泄洪沟。虽然如今泄洪沟已经没用了,但是之前也屯下了不少沙土。沙土是个好东西,种瓜果的好东西呀。
我们这里最有名的除了沾化冬枣,便是沙洼于村的葡萄了,当然了,后者比较小众,也就本地人知道。沙洼于的葡萄是真的好啊,这个村里有成片的葡萄林,树也不过一人高,且不让他长太大,没有葡萄架的气势。在地里树上杆子,杆子上扯上绳,葡萄枝子给系绳上。也不让他结多了,一棵留三五挂就行,精细的护养,一个个长的极好,又大又紫,甜的齁人。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沙洼于就位于黄河二路渤海三十路路口,家家户户都在路边摆了摊子卖葡萄。
沾化冬枣也不错,前年亲自去下洼摘过冬枣。那里真不愧冬枣之乡,连路都是以枣乡命名,路两边全是冬枣林。枣也不贵,边摘边吃,当年是两块钱一斤,我们摘了半磷肥袋子。沾化冬枣肉肥核小,枣肉细腻甘甜,不愧是枣中佳品。今年的枣估计会贵很多了,毕竟沾化出了个网红铁山靠,也带红了家乡的冬枣,今年枣农们估计不愁销路了。
在我小的时候我们这里种西瓜的有很多,甚至在这一片里小有名气。我们临着沙河,甚至有片地就叫沙洼,全是沙土地。这种地种庄稼不正装,种西瓜却很棒。我们家也曾经种过西瓜,一个个又圆又大,躺在沙土地里,脆的很,一锤就能自己裂开。红嫩嫩的瓜瓤,漾着西瓜汁儿,咬上一口甜甜的,脆脆的,还有一种沙沙的感觉,好吃的很。可惜如今很少有人家种瓜了,这特有的沙洼地西瓜也只存在少数人的记忆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