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一条狭窄的小巷里,有间只有十五个平方的素食饺子馆:盘子和饺子。它与周围驳杂的民宅为邻,外头摆放着几盆蓊蓊郁郁的鲜花和绿植,整面的玻璃门窗纤尘不染,橘黄色的暖光与饺子的清香、满屋的谈笑声一同倾泻而出,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往里多看几眼。
店里只有一张大桌子,客人来了,无论熟悉还是陌生,都围着这张桌子吃饭。南来北往什么样的客人都有,白领、打工仔、学生、背包客、老外、僧侣……彼此之间即便没有聊天,互相传递一下碗筷、调料,也都是满满的人情味。正对店门的黑板上写着二十四节气和应季食材,还写着店里每个人的名字:“我叫珠珠,我叫安迪,我叫安尚,我叫阿姨,我们一起做饺子!”一侧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盘子装饰,自成一景,却又妥帖融入朴拙的底色中。亲切、踏实、恬淡的氛围,使这里更像是一个家。
饺子全部素馅,蔬菜都是店主珠珠一大早从菜市场背回来的,笋干、白菜、胡萝卜、豆角、土豆……每天都不一样,根据品种混搭馅料,随机包在菜汁调出的紫色、绿色、黄色的饺子皮里,能吃到什么口味的饺子全凭运气。
做饺子也是在那张大木桌上。很多时候,客人一边看着对面的人擀皮包饺子,一边和旁边的人拉着家常,等待饺子上桌的过程变得愉快而美好。珠珠还常常邀请客人一起包饺子,一起分享那个亲力亲为的过程。“我们希望把做饺子这种慢生活的方式带给大家,让内心更加平和,更加柔软。”每个周六,社区的老人和孩子来这里参加免费的自助包饺子、吃饺子活动,笑声此起彼伏。珠珠说,希望能够教会小朋友珍惜和感恩食物。
附近的孩子都跟珠珠很熟,有的还嚷嚷着要来当收银员,不过,这家饺子馆是没有收银员的,价格写在黑板上,结账找零全凭自觉。有一回,一个小伙子跟大家聊得特别开心,走后在外面转了一大圈才想起忘了付钱,赶紧打车回来“自首”,笑翻了一屋子的人。没人贪便宜不付钱,倒是经常有客人希望饺子馆能顺利开下去而多付钱。
今年三十二岁的珠珠以前是一名浪迹天涯的瑜伽教练,漂泊多年后,想要有一个能温暖自己也能温暖他人的地方,“就像家一样”,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饺子代表着“阖家团圆”,于是2013年就有了“盘子与饺子”。起初,她不会包饺子,也不会经营,内心焦躁而无助,所幸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她得到了很多素昧平生的人热情的支持和帮助,“刚开始饺子真的很难吃,自己都难以下咽,他们竟然都吃下去了,还教我怎么调馅怎么包,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饺子馆能走到今天,本身就凝聚着无数人的善意和祝福,尽管大多只是一面之缘,却更加坚定了珠珠要把这种人间暖意传递下去的信心。她把做饺子当成内心的修行,每天剁馅、和面、擀皮、包饺子……周而复始,心中沉淀出越来越多的宁静和喜悦,再把这种宁静和喜悦包裹在一个个素馅饺子里,渐渐地,饺子的味道真的越来越好了,店也开得越来越像样了。
时间一长,许多客人都成了朋友,相互之间很有默契。晚上珠珠出去教课,会在黑板上写:“珠珠出去上课啦,饺子在冰箱里,请自己煮着吃!”客人们便心领神会,轻车熟路自煮自吃,自助买单,如果有下一波客人来,还会帮忙招呼。
这家无酒无肉的饺子馆开了四年,至今还依靠珠珠教瑜伽贴补开支,但却成了偌大都市里令人感到安心和温暖的一角。一个年轻的北方姑娘常常穿越大半个城市,就为了来这里吃一碗饺子。“珠珠看我不开心,也不说什么,就叫我系上围裙帮她包饺子。等饺子包好煮好,热乎乎地下了肚,我就觉得,我又可以笑着面对生活了。”
每天晚上七点半营业结束后,小店还会有天南海北的人来这里分享自己的专长和见闻,萍水相逢的人们由最初的略带矜持到夜话长谈后的依依不舍,离开的时候道一声珍重,从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一碗素饺喜相逢。“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却在有缘相聚的那一刻彼此温暖,这便是超越食物的美好。”只要四季还在轮回,粮食和蔬菜还在一茬一茬地生长、收获,饺子就还会这样盛在盘子里,暖暖的,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