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听说,要想不长胖,就要每天吃到七八成饱。
但是,怎样叫做“七八成饱”?恐怕以前没有一个哪怕是半定量的说法。
按经验,给这个模糊的说法加上了一些比较容易操作的定义,在这里和大家交流,看看是否妥当~~
所谓十成饱,就是一口都吃不进去了,再吃一口都是痛苦。
所谓九成饱,就是还能勉强吃进去几口,但是每一口都是负担,觉得胃里已经胀满。
所谓八成饱,就是胃里面感觉到满了,但是再吃几口也不痛苦。
所谓七成饱,就是胃里面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主动进食速度也明显变慢。习惯性地还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的事情。最要紧的是,第二餐之前不会提前饿。
所谓六成饱,就是撤走食物之后,胃里虽然不觉得饿,但会觉得不满足。到第二餐之前,会觉得饿得比较明显。
所谓五成饱,就是已经不觉得饿,胃里感觉比较平和了,但是对食物还有较高热情。如果这时候撤走食物,有没吃饱的感觉。没有到第二餐的时间,就已经饿了,很难撑到下一餐。
再低程度的食量,就不能叫做“饱”了,因为饥饿感还没有消除。
这个有关饱感程度判断的定义
七成饱,就是身体实际需要的食量。如果在这个量停下进食,人既不会提前饥饿,也不容易肥胖。但是,大部分人找不到这个点,经常会把胃里感觉满的八成饱当成最低标准,甚至到了多吃一口就觉得胀的九成饱。这样,如果餐后没有足够的运动,必然就容易发胖。
当然,饱、饿这事情,是非常主观的,没法用机器来替代测量。它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胃肠功能差的人,哪怕没吃多少卡路里,也经常会在餐后胃中胀满,很不舒服。比如情绪痛苦、郁闷的时候,胃里顶着吃不下东西去,吃不了多少也感觉很胀。比如人在非常兴奋或紧张的时候,到了饭点儿也不觉得饿。比如人在无聊和沮丧的时候,容易放大饿的信号,用食物来给自己找点事干或转移情绪。还有,人在睡眠不足的时候,对饱饿的信号也会降低敏感度,结果就容易吃多。
同时,饱感和饥饿感也与血糖水平有关。血糖低的时候,人们饥饿感会疯狂上升,而血糖水平上升之后,人的饱感就会上涨。果糖不像葡萄糖那样会快速升高血糖,所以含很多果糖的可乐雪碧之类饮料尽管含有不少热量,饱腹感却不高,基本上不影响人们正餐的食量,结果带来发胖隐患~
饱腹感还受到食物好吃程度的影响。不好吃的食物通常饱腹感会比较高,好吃的食物就较低。Holt在1992年开始做饱腹感研究,测定了很多食品的饱腹感,发现按同样卡路里来比较,那么以白面包为100来评价,以不加油盐的煮土豆的饱腹感最高,达到343;而牛角面包的饱腹感只有40~~
一定要记得,饱腹感是按照相同的卡路里,也就是能量值来比较的。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3大产能营养素当中,蛋白质的饱腹感最高,脂肪最低。碳水化合物食物如果纤维高,脂肪少,则饱腹感会提升;如果反过来,精白淀粉加上很多脂肪,饱腹感就降低。加糖、加盐和鲜味剂,加辣椒之类调味料,提升美味程度,让人感觉“过瘾”,也会让食欲控制变得困难~~
实验还发现,一般来说,同样是主食,进食速度越快,则饱腹感越低。需要慢慢咀嚼的,则饱腹感会高一些。实际上,好吃的东西不仅饱腹感低,而且“根本停不下来”,一定要吃到胃里胀起来才肯罢休,非常不利于控制食量。
看了这些知识,就明白为什么煮土豆的饱腹感高,而牛角面包的饱腹感低了——它是精白淀粉+油+糖的经典组合。
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吃饭的时候,从来没有细致感受过自己的饱感。如果专心致志地吃,细嚼慢咽,从第一口开始,感受自己对食物的急迫感,对食物的热情,吃的时候速度的快慢,每吃下去一口之后的满足感,饥饿感的逐渐消退,胃里面逐渐充实的感觉......慢慢就能体会到这些不同饱感程度的区别。然后,找到七成饱的点,把它作为自己的日常食量,就能预防饮食过量。
对饱的感受,是人最基本的本能之一,天生具备。不过,这种饱感的差异,一定要在专心致志进食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如果边吃边说笑,边吃边谈生意,边吃边上网看电视,就很难感受到饱感的变化,不知不觉地饮食过量。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从小都不曾知道七成饱的理念呢?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父母规定食量,必须吃完才能下饭桌,从来不曾按自己的饱感来决定食量。这样,他们渐渐丧失了感受饥饱的能力,不饿也必须吃,饱了也必须吃完。因为父母通常都希望孩子多吃一些,总是多盛饭,多夹菜,使孩子以为一定要到胃里饱胀才能叫做饱,结果打下一生饮食过量的基础
在外就餐时,食物的分量通常也都是按照胃口最大、口味最重的人来设计的。很多人习惯于给多少吃多少,把食物吃完的时候,实际上也已经过量了。一些加工食品也一样,都尽量把一份设计得大一些,让人们习惯于多吃。这样对商业销售有利,但是对于消费者控制体重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放慢速度,专心进餐,习惯于七成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