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送女儿上学的路上,和女儿谈论买书的事情。突然,我问了女儿一句:“你知道什么叫做干货吗?”女儿回答:“你以为我是白痴吗?干货就是干果,咱们小区门口不是就有一家吗?”我哈哈大笑起来。
女儿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感到莫名其妙。我接着说:“现在有一种文体也称为干货文,意思就是能够从文章中学到方法。”
这就是送学路上的一个小插曲,开玩笑的过程中女儿也学到了一点新的知识。这就是我和女儿的日常,每天送学路上的短短几分钟,也成了我和女儿交流学习的最佳时段。这种“见缝插针”的方法对于女儿的学习成绩也是大有益处。
我家大宝今年四年级,语文成绩一直不错,作文总是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朗读,孩子对于语文学习也有很浓厚的兴趣。作为妈妈,看到教室门口“作文之星”后面赫然写着我家大宝的名字,内心满满的骄傲和自豪。
语文学习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为什么说最简单,因为是我们自己的母语,学起来没有什么阻力;为何最难,因为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很多时候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学习语文真是任重而道远,家长们虽然不能代替孩子,但是可以在这条路上给孩子加油打气!
对于低年级阶段,学习语文,我有自己的几点小看法:
1、兴趣导入+榜样力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最初就对语文毫无兴趣,那以后的学习就会难上加难,语文课上肯定就会如坐针毡,哈欠连天。
指望老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很难,因为老师的教学任务很重,在课堂上不可能利用大部分时间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能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讲课。所以,培养兴趣,家长是主力军。
生活中注意细节,可以见缝插针地培养孩子的语文兴趣。
比如,放学的时候问问孩子今天学了哪首古诗,可以和孩子一起背诵一下;问问孩子今天学了哪几个生字,看孩子记住了几个;看了动画片也不要一笑而过,问问孩子讲了什么内容,学到了什么,谁对谁不对,判断是非的过程也是总结的过程……这看似简单的小细节,其实都是培养孩子语文兴趣的好时机。
另外,家长自己,平时多读读书,看看孩子的课本,也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家长的榜样力量比你说千句万句话都管用,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长自己先做到。
就好比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也那本书坐在沙发上,孩子肯定就会聚精会神写作业;倘若家长看手机玩游戏,孩子肯定会不能静下心来,而总是唧唧歪歪。
2、打稳基础+见缝插针
学习语文最基础的就是字词,没有字词基础那一切就都免谈。在生活中,发现很多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连最基本的字词都掌握的不牢固,导致考试的时候基础知识部分白得分的部分都丢分。
字词没有什么好方法,只能是自己记住,会背,会写,会用。但是孩子平时课业负担很重,做完作业可能就没有了家长检查字词的时间。这个除了督促孩子平时学习中自己利用课下时间记住,还有一个就是家长见缝插针地检查。
我一贯的做法就是,上学放学路上,或者聊天的时候,充分利用和孩子短暂的交流时间,把字词就检查了。怎么做呢?不用纸笔,只是动动嘴就可以。
比如,我问孩子“梢”字怎么小写?孩子就会说:左边一个“木”字,右边一个“肖”字。顺便连偏旁部首都考到了,试着让孩子组个词,造个句,一两分钟的时间检查就完成了,而且孩子也不会反感。
3、阅读习惯+以身作则
阅读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都会受用。那么对于孩子而言,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阅读理解和作文就会大有帮助。
很多家长会说:我的孩子不喜欢读书?我们写完作业就知道玩游戏,看电视,根本不读书?……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总是回一句:那是你自己没有做到。
阅读习惯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来自家长的影响。孩子做完作业有时间的时候,如果看见家长在读书,自然而然就会拿起书来读。周末的闲暇时光,家长去图书馆读书,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喜欢上图书馆。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想要孩子爱上阅读,那家长就要自己先爱上阅读。家长自己以身作则,孩子看在眼里就会模仿,阅读习惯的培养就是如此。
某一日,我看见我家大宝捧着我买的书坐在沙发上读,那种场景使我这个老母亲欣慰,温暖,幸福。
语文的学习简单而又复杂,家长用对套路,孩子会爱上语文学习并毫不费力。好好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个“见缝插针”的时段,让你和孩子的交流中穿插着语文知识的小套路,相信你会看见孩子的变化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