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次完整的读王小波的书,我很喜欢作者不伦不类的比方和类比。
序言用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做例子,解释明辨是非四个字的含义,点题要做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
他讲了《铁皮鼓》里的小奥斯卡,也讲述了居委会大妈,还有大学生咬别人耳朵的故事,甚至中国读书人缴纳税金的事例,来讲述“话语”二字的特殊性。
他还举了贾平凹的《废都》跟同性恋群体,提到孔孟文化,罗素先生与辜鸿铭,傻大姐与哲人王,以及golden shower 与s/m……天马行空,各行各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通过浅显的例子,方便我们理解道德,知识,文化,国学,科学等等这些晦涩难懂的词汇,以便于我们探索其更深层次的奥义。
作者对阑尾炎手术入木三分的刻画,画面感太强,原来王小波不只会站在宏观角度写文章表态度,细微之处也细腻如水。哪怕面对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可影射到生活中的我们。不得不说,他的心思由表及里,思维由点到面,他的看待事物及思考问题的角度值得借鉴学习。书中有段话:“人活在世界上,需要这样的经历:做成了一件事,又做成一件事,逐渐地对自己要做的事有了把握。从书上看到,有很多大学问家都有这样的心路历程。”我们总是在经历某件事,遇见某个人,或者看到某个点,考虑的越来越多,角度同以往也变得不一样。
你看他劝人的角度:
我们都说痛苦是艺术的源泉,可是他说: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我竟无法反驳……
本书名为《沉默的大多数》,但是作者篇篇都在明辨是非。
刚读此书,只觉味同嚼蜡,往后翻下去,共鸣之处越来越多:
我宁可做个苏格拉底那样的人,自以为一无所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肯做个“智慧满盈”的儒士,忍受这种无所事事的煎熬!
罗素先生一有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
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用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
对于妇女在外貌方面的焦虑情绪,男人的平常心是一副解毒剂。
……
最后,借王小波的一句话结束: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那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自私,但是很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