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8日上午,根据沈阳军区《前进报》社政工编辑室王雷副主编的通知,我在军区总院北陵临床部软伤治疗中心做完理疗后,临时请假返回军区政治部,向报社领导汇报有关宋佳斌宣传的初步想法。
10月13日,当我还在吉林延出差时,手脚一直酸痛的我被战友劝往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检查,当即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医生说膨出物已严重压迫神经,导致左脚酸痛、右手发软。
这是一种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软组织损伤疾病,很难彻底治愈,容易反复发作,并且发作一次加重一次,直到躺在床上无法动弹。
这是一种机关干部常见的职业病。当时我所在的沈阳军区政治部纪检部纪检室,从邓洪卫主任到下面三个干事,全都同一个毛病,其中王东华的四五腰椎甚至已经脱落,柴若滨的病情也在逐步加重,我的病情排在第二位置。包括我们纪检部张爱华部长,同样患有这种病症。
无一例外,大家都在带病坚持工作,没有人因此彻底放下手头的工作,于是断断续续地治疗,反反复复地发作。
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那位姓金的朝鲜族男医生强烈要求我住院治疗。但当时我是那次外围调查取证工作的负责人,实在不允许我这样做,只能选择忍痛在腰部打了两针封闭药剂,只能选择坚持完成相关任务后再说。
10月19日,我奉命从长春撤回沈阳,投入另一起案件的调查工作。
直到这起案件有些眉目,负责起草好调查报告初稿,我的“千年老腰”已经痛得直不起来,走路佝偻着背,端正坐好也很痛苦,上下楼梯更觉费劲,右手无法自如使用筷子。
10月31日,在被确诊腰椎间盘突出18天后,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我请假住院接受治疗。
感谢这次生病,感谢这次住院。正是在病房里,我才有空闲认真琢磨宋佳斌的宣传问题,才有时间用心撰写相关稿件。
数年前,当我还在驻漠河边防某团政治处宣传股当兼职报道干事时,包括后来调到大兴安岭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黑龙江省军区政治部纪检处和宣传处,我一直利用业余时间搞新闻报道,不时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沈阳军区《前进报》、《黑龙江日报》和一些杂志上发表新闻稿件,获得过辽宁新闻三等奖、沈阳军区《前进报》“好新闻竞赛”一、三等奖,曾为驻漠河边防某团捧回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由沈阳军区颁发的新闻报道“前进杯”,一度差点调到《前进报》社当编辑,后因第一学历只是个中专而被当时的军区政治部领导Pass。
写得多了,就有了些心得,加之常年坚持写日记或随笔,所以我对主笔撰写关于宋佳斌忠孝两全的新闻稿件并不打怵。
于是,除了必要的治疗时间,从入院治疗的第一天开始,我在病房里重温三连官兵、宋妈妈带给我的那些跟宋佳斌有关的感动时刻。
受感动了,文字就会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流出来。晚上写到深夜,凌晨两三点钟爬起来继续写,先后完成了蹲点随笔《我的双眼为什么满含着泪水》、通讯《大爱无痕铸忠诚》两篇稿子,连同那段时间一直在更新的《蹲点日记》,陆续用笔名发到互联网上,引起新华网、光明网、读者网、六星文学论坛、腾讯QQ空间等诸多网友的关注。
当年,除了在全军政工网一直自称“渝夫”,在互联网各文学论坛,我的网名叫“渝人”或“渝人日记”,还一度叫过“般若山人”,QQ空间里则自称“天高云淡”。想来是写的东西大多形成了系列,在各文学论坛有一群相对固定的粉丝,持续关注我的文章并进行回帖。宋佳斌相关文章发到网上后,粉丝们无一例外地表达着感动和支持。
11月5日,因为要处理一个与案件有关的阅批件,我从医院回到办公室。处理完公务后,打开全军政工网,意外地看到不少军内网友在《我的双眼为什么满含着泪水》一文后面的留言或跟帖。
一位游客在我的文章后面跟帖:“撞击心扉、震撼心灵!!为我军有这么优秀的指导员感动!为我们有这么务实的蹲点干部感动!更为有这样的大义大爱大举动感动!感谢渝夫!!”
一位叫张松兴的战友跟帖:“天若有情人亦老,人间正道是苍苍。事迹材料很感人。在基层有许许多多的感动,也有许许多多的困难,相信爱心力量能融化冰雪,组织关怀能解决问题,上苍恩泽能消除痛苦!祝愿祝福宋佳斌!”
一位游客跟帖:“读了老哥的文字,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是字里行间的真情深深打动了我!只有从兵里来,再回兵里去,才能有这种真情!只有怀着对战士的真诚,才能真正了解基层!但愿我们领率机关的领导和同事能够认真读读渝夫大哥的这篇文章!则是部队之幸,基层之福了!”
那些段时间,这样的跟贴,每天都在增加。
住院期间,围绕宣传、帮助宋佳斌,我还力所能及地做了七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我再次和军区政治部干部部福利处闵守斌处长取得联系,协调对宋佳斌家庭实施救助的相关事宜。闵处长表示,干部部张希元部长、张立刚副部长对此十分关注,第一时间要求福利处拿出具体方案,拟在对宋佳斌进行专项救助的同时,还将协调其所在部队逐级给予适当补助。同时以此事为牵引,着手建立基层官兵家庭困难救助机制,力求从制度机制层面解决基层官兵“流汗又流泪”的问题。
第二件事情,通过我的四川老乡、当时正被中央媒体广泛宣传的全军网络尖兵、吉林省军区边防某团四级军士长、全军政工网远程编辑蒋德红,向全军政工网《部队新闻》频道负责人汇报了宋佳斌和宋妈妈的感人事迹,起草了题为《大爱无痕铸忠诚——沈阳军区驻塞外某炮团三连指导员宋佳斌模范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纪事》的长篇通讯,请我们纪检部张爱华部长进行修改把关。张部长还要求我全力做好后续相关工作,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把宋佳斌的先进事迹总结宣传好,主动联系有关部门或单位把宋佳斌的家庭困难协调解决好。
第三件事情,主动给军区《前进报》社杜树人社长打电话,汇报了我的一些想法。之后,根据杜社长的要求,多次与《前进报》社政工编辑室王雷副主编研究宣传宋佳斌的相关细节。
第四件事情,给军区总医院院长孟威宏、政委徐兴林写了一封信,介绍了宋佳斌的相关情况,请他们对宋佳斌的父母进行适当救治。孟院长、徐政委看了相关资料后深受感动,明确表示总院将不遗余力、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地对宋佳斌的父母进行全方位的救治,确保宋佳斌把主要精力用在连队建设上。
第五件事情,给辽宁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康晓辉打了个电话,汇报了宋佳斌家里的实际困难,请他协调辽阳军分区和宋佳斌家所在的宏伟区人武部,通过地方有关部门和社区,为宋妈妈、宋爸爸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上的帮助。康主任当即表示要把这件好事办好,一定协调军地有关单位解决好宋佳斌的实际困难,一定全力照顾好宋妈妈、宋爸爸的饮食起居,努力为宋佳斌营造安心服役的良好环境。同时,康主任还表示,他们将积极协调宋佳斌家所在的辽宁省辽阳市当地媒体,刊发我撰写的蹲点散记和人物通讯,让家乡人民了解宋佳斌、宋妈妈的感人事迹。
第六件事情,把我的汇报稿子《从基层汲取前行的力量》、蹲点散记《我的双眼为什么满含着泪水》、人物通讯《大爱无痕铸忠诚》分别传给我熟悉的《解放军报》社记者安普忠、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处长杜善国,请他们看看宋佳斌这个典型有没有新闻价值和时代意义。安普忠很快打来电话,说自己彻底被感动了,表示这个典型很好地回答了80后青年能否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否担当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历史使命等重大时代课题,具备成为全军、全国重大典型的潜质,他将尽快协调《解放军报》社驻沈阳军区记者站孙兆秋站长,好好策划一下宋佳斌的宣传事宜。随后,孙兆秋站长第一时间找我了解相关情况,看了我写的相关文章后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表示深受感动,建议我把自己写的那些蹲点日记整理出来,作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重要线索向《解放军报》社编辑部作重点推荐。
第七件事情,受辽宁省军区政治部康晓辉主任的启发,我给宋佳斌所在某摩步旅张岺楠政委打了个电话,通报了辽阳当地媒体将刊发宋佳斌、宋妈妈感人事迹的情况。张政委当即表示将尽快协调内蒙赤峰媒体进行适当宣传,让驻地父老乡亲了解宋佳斌这位优秀的青年军人。
所有这一切,大大超出我的预料。我的初衷,不过是想引起军区政治部首长机关对宋佳斌的适当关注,并为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事情到了这一步,我有些惴惴不安,担心我所做的这些事情超出了我的工作职责,担心会因此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不满情绪,甚至担心自己是不是在以权谋私。
是的,虽然从头至尾我都在被感动,都在心甘情愿地做着自己能做和可以做好的事情,但我真担心会被误解,会被别人说成藏有私心或不务正业。
如果这也算以权谋私,我真的认了。
为了宋佳斌和他的父母,为了我的好兄弟好战友,我宁愿犯一回以权谋私的错误。为此受多大委屈,我都坦然接受。
2011年11月7日上午,我正医院做中药熏蒸时,忽然接到一条陌生人发来的手机短信:“我是海城某部政治部上士报道员赵雷,恕我冒昧用这样的方式向您表达敬意:无意中在杜处长的前进邮局一口气看了您的《从基层汲取前行的力量》、《大爱无痕铸忠诚》、《我的双眼为什么满含着泪水》三篇文章,先睹为快让我泪水涟涟,也让我对您越发钦佩,忍不住给您发条短信!你我并不相识,您的行动和文采却憾动人心!我们基层官兵等着看报,好人一生平安!一名受您感动的基层士兵。”
看到这条长长的短信,看到这些来自基层的理解和问候,这些天来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的我感动得无以复加,满眼热泪。
谢谢可爱的战友们,谢谢你们和我一起感动,一起接受情感的碰撞和心灵的洗礼。
2011年11月8日下午草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北方临床部软伤治疗中心某病房,2020年12月31日晨完善于河北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