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学,名培正
初一(8)班 顾彧章
清晨,略带寒意。
一下车,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小雨珠亲吻着你的脸颊,调皮地钻进你的毛孔。好舒畅!
走过曲曲折折的小道,汽笛与人语交织,组成一首首自由的交响曲。又是一个美丽的清晨。
不远处,一扇玻璃门敞开着,无声无息的存在,仿佛与喧嚣的尘世隔绝。这会是哪儿呢?为何如此神秘?走进,迎面是一张和睦的笑脸,一袭绚烂的长裙,圆圆的脸上施了薄粉,如一朵热情绽放的红蔷薇。她的身后高高地悬挂着一张方方正正的匾,边上工整的书写着“培正中学”四个大字,笔画刚劲有力,却又不失柔韧。这里就是培正中学啊!
“跟我来!”耳畔是亲切的召唤,声音清脆,如金属相扣,嘴角情不自禁的上扬,跟着彩裙飘然而行,又有几位身着正装的老师加入了欢迎的队伍,乐此不疲的为我们讲述学校的历史。欢声笑语,格外轻松。穿过一扇大门,眼前豁然开朗。
操场开阔,无数花草在这里,生长,蓬勃。教学楼虽只是寥寥几栋,却别具特色,既富有西式的情趣,又不失传统的端庄。随处可见那青春与活力的身影。每一次跳跃,牵引着多少双关怀的目,划出优美的弧线,脚踏的,是希望与目标;每一次投掷,拨动着多少颗激动的心,带动轻柔的篮网,投入的,是挑战与突破。
蒙蒙细雨中,它们像是一个个白色的精灵,无忧无虑,天真可爱。又如一棵棵出水的青葱,又鲜又嫩,似乎要滴出汁水来。与他们相比,我们略显成熟与稳重。但在他们的带动下,一颗颗年轻的心似乎也要破土而出。起初还略带羞涩,红晕着脸站在一旁。可不一会儿,我们就奔跑着,跳跃着,与那些素不相识的同学一同嬉戏玩耍了。有一个女孩,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皮肤白皙,笑起来有两个小小的酒窝。是她牵着我的手,给我一一讲述他们学校的体育活动,时而眉飞色舞,时而亲自示范,尽管她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但却格外动听,甜甜的嗓音,如流水淌过耳畔。我们很快沟通了彼此的心灵,好似抹了润滑剂一般。这,也许就是缘分吧!
在生命的校园里释放天性,所有老师都和蔼可亲的看着我们,眯着眼,露出洁白的牙齿,笑得那么甜,让人感觉温暖亲近!有的还会脱掉外套,与孩子们一同运动。他们既是老师,也是朋友,这是多好的一种教学相长的境界呀!
正午,雨止,暖风拂面,我心亦暖。培正,培养的不仅是正。
璀璨澳门夜
初一(7)班 曹熠辉
一天的舟车劳顿已让我略感疲倦,一进宾馆房间,便迫不及待地扑向了我的安乐窝,真是惬意啊!不经意间,睡眼矇眬的我,似乎感受到了窗帘缝隙中不时闪烁着缕缕金光,瞬间睡意全无,一个鸽子翻身,径直冲向窗台,掀开窗帘,哇!一个梦幻的世界展现在眼前。
马路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的过往车辆像一条移动长龙,伴随着近、远光灯不断交替切换,给夜晚澳门的道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居民楼里房间的灯,工地上塔吊灯,有亮有暗,错落有致,这些都似空中的繁星,构成了一个唯美的星空。
让我惊叹的是建筑物上的灯光。澳门银河主楼已被装饰得金碧辉煌,整个建筑如同水晶宫一般,处处反射晶莹的光。但灯光是会变化的,淡淡的雾使这灯光更加鲜艳。当它是金黄时,让人感到高贵华丽;当它是红色时,让人感到庄严神圣;当它是五彩时,让人感到激动跳跃。
桥灯吐亮的跨海大桥如长虹卧波,通体玲珑的观光塔如擎天之柱直插云霄,街灯的银白与房屋的金光混在一起,直探向远方,照亮了天际。今夜的澳门,灯火璀璨,熠熠生辉!
遥望千里之外的通城,那里的夜晚肯定依旧那么宁静。淡白色的灯光照在街道上,似刚刚露出半个月亮的湖面,灯光照在行驶的汽车上,在光滑的车顶上反射出温和的光。远方的亲人们,此刻,你们是否已经安睡?或是在那昏昏入睡的灯光下漫不经心地散步?还是在思念在外游学的儿女们呢?
火树银花不夜天,流光溢彩惹人醉。澳门的夜睌不仅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更让人对这座不夜之城流连忘返。
留一点回忆给自己
初一(9)班 金典
窗外是密密的小雨,天是暗淡的。飞机急速滑行,随着如雷般的轰鸣,飞机起飞了,我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内心莫名的伤感,只盯着窗外的建筑渐渐远离,变小,直至不见,仿佛什么都想了,什么都没想。第一次对旅途有了不舍,一种怅然滑过心头,若有所失。
戴上耳机,闭了眼,感觉做了比一生一世还遥远的梦,脑海里还浮现着朋友们的笑脸,还回荡着银铃般的笑声,还忘不了那惊魂的午夜、诱人的佳肴,更忘不了在培正中学领略异地教学的独特体验……
穿过繁荣的大街,来到了宁静的老式住宅区,在周围一群矮小、古朴的小楼中,这座西洋化的建筑显得别具一格,不大的操场,溢满了欢声笑语,牵住了我的心,盼望中,上完了课,脱下外套,一身轻松,奔向操场。
有人已经开始活动了,男生多数选择了测握力,而女生则去测坐位体前屈。周围围了一群人,我被推着被迫脱下鞋,心想着:这回可糗大了,深吸一回气,憋住,双手叠放,置于器材上,猛得一弯,感觉筋被猛得一扯,失去了痛觉,背还在向前弯曲,努力将那坐标向前推,抬头,勉强站起。“19.8!”体育老师洪亮的声音响起,我的眼睛一亮,心里一乐,至少还不错。
此时,蒋雨涵大声喊道:“你们快过来呀!”转头,可不是嘛,她们又“开辟”了一个新场所——幼儿园小朋友的游戏天地,初二的女生已经钻进了可坐的转盘,还没扶稳,转盘就转动了,十几个人“围攻”两个女生,只听两人紧张地大叫,长长的辫子因为旋转速度快,已经与地面平行,她们紧闭了眼,双手因过度用力抓扶手,已经开始泛白,速度还在加快,她们开始尖叫,只见她俩不断变化交叉的身影,“不要再转了——”声音因为害怕而颤抖,笑声溅起,这才住了手。有用塑料板搭成的“小木桥”,只有六厘米高,大伙排了队,一个个向前。还有人玩滑滑梯,一米七几的个子,弯了背,颤颤巍巍,慢慢滑下来,活像腿脚不便的奶奶。我走向翘翘板,对面是张瑞家,她坏坏的一笑,宽大的镜片反射出绿光,猛得一坐,我就被弹了起来,幸亏这是幼儿园的设施,本人三魂只吓掉两魂半,我屁股一蹶,突然一抬、一蹲,张瑞家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张成了“O”字形——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搞笑,她笑:“真好玩”,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时代。
在欢笑中,如洪钟般的下课铃响起,一下子大家安静了,离开的时候到了,一片寂静。天下起了迷朦细雨,这蓝白的建筑被笼在烟雨之中……
睁开眼,恍然大悟,何为记忆?原不过因为热爱,留下回忆,让记忆有迹可寻。
吃货的天堂
初一(9) 班 恩泽
到了,到了,澳门到了!
一下飞机,我们就看到一个身着短袖T恤的叔叔举着牌子在欢迎我们。他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不经意间总是夹杂了些闽南语,很多话我甚至听不懂,但是,他脸上透出的盛情还是让我倍感温暖。
车子在路上行驶,不时会有一些千年的古榕树映入眼帘,那古老沧桑的榕树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毫无违和感,它们互相映衬着,似乎在提醒人们既要记住澳门的昨天、也要建设好澳门的今天,规划好澳门的明天。
车子在关也街停下,我们下了车。这是一条怎样的街道啊?热闹修饰不了它的繁华,文艺修饰不了它的品味。走在街上,各色小吃会让你的唾液不断分泌,会让的你的选择发生困难,会让你的脚步无法动弹。不时还会有街头艺人的嗓音裹胁着各种美味的甜香袭来,金属质感的摇滚乐,洋溢的是澎湃,传达的是热情。身处这样的街道,只觉得每寸肌肤都受到滋养,每一个毛孔都在贪婪地呼吸,于我这个吃货而言,这儿简直是天堂。
忽然“猫山王榴莲雪糕”的标牌映入眼帘。太好了,这可是我盼了许久的美味。来澳门之前,妈妈就吩咐我不要吃冷饮,可如今我想吃,妈妈是怎么也管不了的,毕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嘛!妈妈,对不起啦,我实在是忍不住啦。
一阵窃喜过后赶紧掏钱,随即一个雪糕递了过来。手捧着猫山王雪糕,俨然托着一个稀世珍品。揭开圆圆的纸盖,露出乳黄色的糕体,糕体散发出的榴莲味一下子俘获住了我的心。我用小勺在中间轻轻一刮,雪糕就爬满了小勺,似乎迫不及待要到我嘴里来做客似的。我伸出舌头舔了舔。啊!又甜、又香、又滑,我忽然想到了一句广告词“牛奶香浓,丝般感受。”眼前的雪糕,除了具备广告词中所有特质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融入了榴莲的糯。对于喜好吃榴莲的我来说,这是最具魅力的地方。待勺上的雪糕在口腔慢慢融化,我才舍得把它吞咽下去,再挖下一勺。榴莲的味道在口中蔓延,顺着咽喉流遍全身,以至于有那么一刻,我觉得自己都快变成一个大大的榴莲了。
刚吃完榴莲雪糕,便听见季昱行在喊:“吃蛋挞了,我买了一盒,你们尝尝。”一个个金黄的蛋挞在季昱行手中冒着热气,似乎在召唤我赶紧尝尝。于是,轻声道谢后便接过一个来。这蛋挞外脆里嫩,奶香四溢,果然好吃,难怪老妈自从在澳门吃过了葡式蛋挞后就对它念念不忘。哎,老妈,今天就让儿子替你一饱口福吧!哈哈,吃着、想着,我竟忍不住笑出声来。
啊,在这吃货的天堂实在是太幸福啦!
留点慢时光给自己
初一(7)班 蒋雨涵
信步去看一场花事,渡船去赏一湖春水。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有人将故事背负背上,有人将闲云装进行囊。他们都在寻找那个属于心灵的原乡,可匆忙间又忘了来路,不知归程。而我,恰恰,只愿听它静静诉说这往来的缘分,留漫漫时光,品静好人生。
来澳门,四天了。清晨的它,刚刚苏醒。两道高楼,褪尽了一夜的灿烂繁华,披上朦胧色彩。小路两侧,汽笛的鸣响,破开平静的城。来往的观光车,涌动的人流,琳琅的店铺,摇曳的灯箱,尽显澳门的小资情调和大都市的时尚风情。一路走,一路看.时而驻足、探头,抬步入店细细欣赏,从容轻松。店内老板大多搬一张板凳,放在墙角,悠闲坐着,身体侧倚,目光温和,嘴角上扬,略带笑意,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一家饰品店,不大,琳琅满目的饰品摆放得恰到好处,微风吹得门前的风铃“叮叮”作响,甚是美妙。店主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子,见到我们,慢慢站起,踱着小步来到我们跟前,“这是钥匙扣,三十元一套,这是指甲钳,五十元一套……”她边指,边给我们介绍,我低头一看,呀!只剩十分钟就集合了,我推了推身旁还在挑选花纹的小伙伴,皱着眉头:“来不及了,随便拿一个好了。”边说边迅速扯下一套钥匙扣,用极快的语速对店主说:“我们买这个,请帮忙包一下。”她点着头,慢条斯理的拿出一个礼品袋,仔细的把钥匙扣折叠好,一只手撑开袋子,另一只手小心的把东西放入,付了钱,我们匆匆离开,而她,依旧不慌不忙,重新坐回长椅,享受阳光。顿时觉得她的店铺出售的不是商品,而是“城市慢生活”。
我们以最快的速度飞奔向集合点。若说我们是在田径赛场上驰骋,那些路人们便在花园慢行,至此,我在心里就把澳门生活定义为一种慢生活,不是单纯的慵懒,而是一种闲适,来自内心深处的淡定和满足。
想起自己的求学生涯,功课多、时间紧。即使周末也无法感受到这种生活节奏。在这四天中,我陶醉在澳门的“慢”中,为它的单纯质朴而感动。我努力地去适应这种“慢节奏”,珍惜在这儿的每一分,每一秒,多给自己寻求“慢时光”,慢慢地在文字中诉说我的幸福。
就这般,留慢慢时光,品静好人生,盼现实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