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10年,这一招,我经常用。
在家长的择校标准上植入框架说服,举个例子,我们打电话和家长聊天,怎么能要到孩子的联系方式?
这种问题便不难处理,用招生第二部曲攻心聊天,灵活变通一下就行。
掌握了人性,所有问题都变得很简单。
我们向家长要孩子的联系方式,家长是有顾虑的,自然不能张嘴就来。
比如,第一通电话,通话中家长还算客气,那我们就试探性的问一下:
男孩女孩?
孩子有自己喜欢的专业了吗?
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是一个叛逆型的孩子吗?
选择专业和选择学校这个问题上,家长有和孩子统一了一下意见了吗?
临近中考了,孩子有没有感觉压力很大?
孩子是内向型的还是外向型的?
这里有一个问答公式,一问一答一肯定。
我们把话题拉开后减少家长的排斥。
我们开始要孩子的联系方式,注意要联系方式,有试探性和暗示性,并且说出我们跟孩子沟通的理由。
一个陌生人,要自己的孩子联系方式,出于保护孩子的本能,万一你是坏人呢?谁不担心自己孩子被骗呢?是吧?
所以,我们需要理由,我们向家长提出所有要求的时候,都需要一个理由:
“现在的孩子自主意识都挺强的,孩子自己的想法,可能不会主动跟家长沟通的,如果有必要呢,可以让孩子加我,我跟她沟通沟通,了解一下孩子的真实想法。”
“在职校工作这些年,我接触了成千上万的孩子,给他们做心理辅导,像家常便饭一样。”
他们有叛逆的、不听家长话的,甚至跟家长反着干的,有厌学的,但是大多是很有主见的,可能就是不跟家长说出来。”
这种对话方式,只要你稍加练习,完全能达到家长的心坎上,如果孩子很听话,也不至于成绩处于中下水平。
至少在当下,他们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出了一些问题的。
本质上是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疏忽,导致孩子目前叛逆厌学且很有主见的特点。
我们一对一给家长、孩子做工作很多年了,这是我们做家长工作基本出发点。
我们一听家长说话,就能大致推断孩子的情况,我们听孩子说话,也能推断家长的情况。
所以,有人说职业教育,当下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失误的产物,这个是有一定道理的,来我们记一下他们特点,叛逆厌学不听话。
这个就是做家长工作的本质,孩子是家长的复制品,孩子是家长的投射。
了解孩子,能推断家长,了解家长,也就能推断孩子的情况。
举个例子,我们跟孩子聊天把话题拉伸的时候,我们聊孩子梦想。
孩子说我想当大明星。
你说,你肯定长的很有特色吧?或者有一技之长吧?不用猜,你应该是个帅哥,小靓仔,真羡慕你。
好,你肯定他,你不断肯定他,支持与回应他这个梦想。
他会把话匣子打开,会说更多,说的越多越信任你。
孩子说想搞游戏竞技。
哇瑟,你经常打游戏吗?
不用说,你肯定有自己的绝招,因为我看那些能称霸武林的都有自己的绝招。
他又会说出一大推,人就是这样,他们就是被压抑太久了,希望有人看见,心理学家说,人活着就是希望被看见。
当他被压抑的想法,向你说了,一定程度上,你就成为了他的知己。
这时候,招生还不容易吗?
你让他给帮忙介绍几个小伙伴,他能给你整一群上来。
由于他们大多是叛逆的,这时候你再来,这个梦想好啊,爸爸妈妈不是很支持吧?
一招就搞他心坎上。
他会觉得你太懂他了。
我们做家长的工作也好,我们做学生本人的工作也好。
我们不能单刀直入,操之过急。
切记,引起反感后,不回复你的消息了,我们再来挽救这个生源,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就很高了。
举个例子,我们早年做学生工作的时候,邀约的时候到了,约好第二天上来报道。
学生半夜发来消息:
老师,我明天就要上来了,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并且我还给你约了一个同学,我俩一起上来,你不会骗我们吧,你不会把我弄去卖了吧?我自己被骗了不要紧啊,关键是我还约了最好的闺蜜,她发了长段的文字。
这给了我一个启示,我们邀约孩子,做孩子的工作的时候,要顺便提一下:
为了保证一路的顺利,尽量带着家长一起上来,在学校选择专业的时候,让家长给你提提意见也好。
如果家长没时间,让哥哥或者姐姐一起来。
这样一说,这不仅是一个温馨的提示,还打消了以上顾虑。
总结一下,对话有温度、有情绪,才有邀约。
实践录招生四部曲,整个体系借鉴了很多现代心理学,以及家庭教育的研究成果,懂人性,才能懂邀约。
不然,有趣的灵魂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