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情系德州合作兴农,助力乡村科技振兴”科技支农赴德州临邑社会实践服务团结束了暑期社会实践之旅。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不仅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实地调查以拓宽视野,更为调研地经济进步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
昂首欢行把歌唱,实践队伍斗志扬
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赴德州临邑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团首次组建,汇聚了学院农村区域发展、经济与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共分为调研分析组、规划建设组、宣传教育组和新闻摄影组四个小组,在合作社调研、乡村支农支教、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调研,以丰富的形式服务三农,服务社会。实践服务团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注重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村情社情,将个人努力与乡村需求合理衔接。并结合当地农村合作社特色,以科学的调研考察经验与帮扶指导为基础,创新合作社运营机制,切实提高科技兴农的效益与质量。
展现合作思想,交流科技知识
7月17日,德平镇乡村振兴暨合作社运营研讨座谈会于临邑县德平镇富民家庭农场会议室召开。挂职临邑县委副书记杨流飞、德平镇镇长张万里、副书记高希辉与实践团全体队员就合作社农民组织化、农业生产规模化、农村人口素质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实践服务团队长赵承翔结合走访经历,阐述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农民对合作经济了解不充分;担心合作种田会使自己利益受损;产生不配合、不合作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杨流飞提出了合理对策,“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政府及社会各界当加强农民对合作经济的学习与了解,同时鼓励合作社培养会技术、懂市场、知管理的带头人,多听取有种植经验的农民的意见,共同协商生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实践队员也一致表示积极向当地农民宣传推广合作社知识,提高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
专访新农民,拓展新思维
7月18日,实践团在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德东的带领下进入富民农场肥料生产间与临邑县社会实践青少年基地深入学习,并与魏德东深层次交流学习农业知识。
魏德东介绍,青少年活动基地规划 为“田”字,由苹果、柿子、桃李、杏树四条主径构成,寓意“平平安安”,“事事如意”,“桃李芬芳”,“幸福美满”。基地响应国家的粮食安全政策,以省农科院倡导的花生玉米间作模式为示范,在保证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种植花生,实现了粮油均衡生产。同时,魏德东提到合作社想要成功经营,关键要实行市场运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前景较好,合作社可以通过建立试点村的方式进行推广。他以富民合作社为基点,对其他合作社提供技术、农资服务,逐步实现合作社间的合作,组建联合社,真正实现农业规模化、组织化。
建实践基地,促合作共赢
7月20日,青岛农业大学与临邑县德平镇合作签约暨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团委书记贾光辉与临邑县党委副书记杜朝生共同为实践基地揭牌,打开交流之门,搭建合作桥梁。
此次揭牌仪式本着合作共赢、双向受益、就近就便、自建自用的原则,有效整合高校科研优势与德平当地资源优势,巩固合作社调研成果,推动大学生合作社调研实践基地化建设;更激励当代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双向交流、集思广益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壮大合作经济发展,探索三农特色发展之道,加快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