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七年级物理有哪些知识需要你掌握的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七年级物理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周围的物质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符号m表示,质量不会因为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 (mg)等。换算关系是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3、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常用太平测量质量。常见的工具还有台秤、磅秤、电子秤等
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1)称量前要把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2)称量时把待测物体放到左盘,法码放在右盘,取法码时要用镊子
(3)读数时待测物体的质量等于法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刻度的质量
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所含质量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和位置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状态有关。
2.密度公式:ρ=m/v 单位是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cm3)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g/m3=1X10-3g/cm3。
6、物体的密度的测量
(1)一般固体密度的测量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②向量筒中注入适良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系住固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和固体的体积V2;④根据所测数据用ρ=m/v求出固体的密度。
(2)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
①用烧杯装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漫漫地注入量筒中,记下倒入液体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液体的质量m2 ,求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④根据所测数据用ρ=m/v求出液体的密度。
七年级物理知识点:物质、新材料、粒子和宇宙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符号m表示,质量不会因为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 (mg)等。换算关系是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3、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常用太平测量质量。常见的工具还有台秤、磅秤、电子秤等
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1)称量前要把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2)称量时把待测物体放到左盘,法码放在右盘,取法码时要用镊子
(3)读数时待测物体的质量等于法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刻度的质量
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所含质量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和位置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状态有关。
2.密度公式:ρ=m/v 单位是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cm3)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g/m3=1X10-3g/cm3。
6、物体的密度的测量
(1)一般固体密度的测量
图片发自简书App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②向量筒中注入适良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系住固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和固体的体积V2;④根据所测数据用ρ=m/v求出固体的密度。
(2)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
①用烧杯装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漫漫地注入量筒中,记下倒入液体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液体的质量m2 ,求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④根据所测数据用ρ=m/v求出液体的密度。
第三单元 力的存在
1.力的定义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离不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状的改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速度的大小的改变。)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作用力,另一个物体一定对这个物体有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出现的。
例如,我用拳头捶一个人。那个人会感受到疼痛,其次,我的拳头也会感受到相同的力。(疼痛)
力的测量
单位:牛顿简称牛。N是符号。
工具:弹簧测力计。原理是弹簧所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二、重力
1.重力的定义。
物体由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的方向。
总是永远是竖直向下的。
3.重力的大小,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地球上这个比值为g等于9.8牛每千克或g等于10牛每千克,重要公式g等于mg。变形公式m等于G/g。
重点:G为牛,m为质量,g为比值。(9.8N/kg)
三、摩擦力
1.摩擦力的定义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相对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
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的大小
只和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 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增大有益摩擦,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有害摩擦,减小压力,降低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
第四单元 声音
1.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生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V固>v液>v 气
三、声音如何被听到
声源振动_声波_外耳_骨膜_中耳_内耳_听神经。
4.声音的特性
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和震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是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和发声体本身有关。
第五单元 光
1.光的产生
物体本身会发光或物体反射的光自身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声源。
2.光的传播
不需要有介质,真空中会传播。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0000000米/秒
传播形式:光波
传播特点: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的色散
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
4.光与颜色
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或透过的光的颜色,其他的光都被吸收了。
5.光的反射与折射
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万花筒、池塘中的倒影都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
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海市蜃楼、水中筷子弯折、彩虹的形成、光的色散都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
专题分享一-有趣的一节课
这节科学课令我大开眼界。我们上的是学习重力。在这节课中,我们了解了一个重要的公式以及三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G=mg 其中。G(牛)m(质量)g(比值9.8N/Kg或10N/kg。为了更好的理解。老师把G变为大哥,g为小哥。大哥为牛,小哥为比值。就这样我们很好的记忆了这三个重要的角色。并且也学会了运用这个公式。
专题分享二-我的科学老师
我的科学老师姓李,大名叫李爱华。他是一个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老教授。她十分看重学生运用自己创造的学习方法。因为那些方法都是有价值的。它们可以使我们更好的记住所学的公式,知识。接下来我要介绍一下她的性格特点。老师上课有3个要求。一作业及时交。二上课不迟到。三上课不走神。你们不要惹她生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