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云南少数民族特别多,但僾尼族还是第一次听到,百度后得知他是哈尼族人的支系。今天要去的山寨在南糯山。
南糯山是澜沧江下游最著名的古茶山,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
南糯山最早什么时候开始种茶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南昭时期,布朗族的先民还在此种茶;后来布朗族迁离南糯山,遗留的茶山被爱伲人继承;根据当地爱伲人的父子连名制可推算出他们已经在南糯山生活了57至58代,大约已经历1100多年的时间。
据周老师介绍,我们去拜访的是这个山寨唯一一位执行一夫一妻制的吐司!他的媳妇是在深圳务工时认识的外来妹儿,吐司将村委和支部都设立在自家,成为当地一先例!
一、进山
驱车行驶20多公里后,开始进入山路,走进南糯山,走进这个茶园,南糯山布满着名茶,村民换了一代又一代,茶叶也发展了一代又一代,唯有这些迂腐的茶树还挺立着淡定地看尽人世的悲欢欣乐,这里是绿油油的天下,头顶烈日,也没感觉酷热,倒还有一点凉意!
这儿无疑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啊。
一下车,同学们便入佳境,队长肩扛啤酒,望着一座座别墅,周老师可能是想起了,这些年山寨的变化,禁不住起头带大家唱起《我爱我的祖国》。
二、山寨风情
土司家的茶园是南糯山普洱茶体验点,修的很漂亮。
家里真的挂着支部的牌子。院落周围还有很多果树,看见这挂着高高的木瓜,竟想摘一只。可惜树太高,只能拿棍子打下来,结果可想而知。
这条小白狗,一直跟着帅哥,恋恋不舍,最后帅哥弯下身来,嘀嘀咕咕不知和他说了些什么,才停住跟随我们的脚步。周围转了转,山林没有经过大局限的开拓,半坡老寨的古茶园仍旧是它原始的边幅。参天的古茶树,潺潺的流水,但小阁楼都变成了钢筋水泥的别墅,几乎每家都有茶园,成为一道靓丽富厚多彩的景观,配上淡淡的茶香,显得那么的空隙惬意。
三、醇厚的普洱
这里的长大的茶应该是全天下最幸福的茶了吧,它们享受着得天独厚的天气,没有被外界污染,所以长出来的普洱茶口感异常纯正,韵味十足,进口的一刹时赏心悦目,不禁自叹快哉快哉。
周老师和另外一位制茶人,频繁为我们泡制不同的茶,记忆尤甚深的是那杯头春古树生茶,茶香高扬,气韵悠长。刚入口,微微苦涩从舌尖慢慢扩散到嘴里,苦未尽,甘已来,津液徐徐如泉涌,茶汤之厚重油然而生。这就是古树茶的魅力,这就是南糯山茶的至纯至柔至正。由此 爱上普洱!
四、烤肉
今天是僾尼族的传统节日“杀猪宴”,这一天主人会杀上几头猪,邀请左邻右舍和亲朋友好友来吃,吃不完的也要分给其他人户。
看,这一块块的肉,在炉火上嘎嘎作响,油一滴滴的滴入火中。与我们平时烧烤不同的是,烤制过程中不放任何作料,飘出来的是阵阵单纯的肉香。
看,嫩酥酥的烤肉出来啦,沾上特制的调料,入口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僾尼族人真是好客呀,烤肉也实在是太香太香,女同学都忍不住吃上好几坨,直喊“太好吃”,“哎呀,太饱了,还想吃一坨”“我都吃好几坨啦”……吃了肉,再喝普洱,这是一绝呀!
看这四师兄酒足后晒着太阳享受的样子,也是这时候,开始对“夕阳”二字有了异议,觉得我们不该是夕阳团,是否改成正午团。我们风采依然,感觉像当年春游的日子。
五、僾尼家宴
吃完烤肉,楼上摆上了地道的家宴。
吃好喝好后,带着茶叶和热情的主人告别。
虽说今天没能去参加泼水节,但这肉、这茶、这风情更让人难以忘怀,值得回味。西双版纳,最早知道这个地方是看了一部叫做“孽债”的电视连续剧,讲述五个孩子从西双版纳到上海寻找自己亲生父母、多年前返回上海的知青的经历。那影片里的版纳,虽说风景也是如此有美,但是生活的确窘迫。那首片尾曲《哪里有我的家》至今仍时时回响在耳边: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如今的山寨,确是让人流连忘返。
明日行程
2月10日(初六),早起路餐,赶赴巴达茶山全天体验 ,热带雨林中野餐。巴达村长则罗家品茶、购茶。返程勐海县城:著名僾伲餐“印象哈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