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恩师
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天我在指导六年级孩子写《感谢我的老师》一文时,忽然想起了我人生中的导师,我的初中数学老师一一王秀绒。
王老师是我初中时的数学老师。她长得矮矮的,人很胖。经常剪一头短发,容颜很漂亮,特别是那双双眼皮的大眼睛,敏锐,灵动,像会说话似的。
王老师的学识渊博,心灵手巧,是以前的老师范生。七六年我上初中,七七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这件事使四十多岁的王老师高兴得像个孩子,我当时根本不知她高兴的原因,只看到她每天早出晚归,精神饱满地工作。那时农村学校缺少教具,王老师就带领我们亲手制作。记得我们上三视图时,为了使我们能直观,形象地了解到观察的图形,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一样。王老师便让我们每人带一块泥巴,捏成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小块。摞起来观察,课堂上老师让我们拆了摆,摆了看,她让我们站在物体前面,左面,右面看观察的结果,并做好观察记录。老师这种变抽象的说教,为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使我们动手,动脑,手脑并用,学得既轻松又扎实。
王老师的数学课上得生动,形象,教学方法十分灵活。她不辞辛苦,一题多解,令我受益匪浅。到现在几十年都过去了,但是当年学到的初中代数.几何中内容,仍然记忆忧新。记得我那时十二、三岁,对数学课理解很慢,王老师经常利用课余间免费辅导我学习。一道几何题,她先让我思考,试着解答。当我经过冥思苦思做出来以后,她总是笑眯眯地表扬我。随即又会说,这题还有其它的解法,你再想想,我相信你能做出来。我又陷入沉思。好多数学题,王老师都会用几种方法来启发我们,让我们一题多解,并从中选择最简便的方式记下来。那时我们的书很薄,题量少。王老师怕我们对所学知识巩固不够,便把她家里许多藏书拿到学校来,经过仔细筛选找到合适的题目抄到黑板上,补充我们练习。记得有一次,王老师教我们因式分解,教会我们五、六种方法后,光练习题抄了一百多道让我们巩固。老师把教室的黑板抄满了,我们跟着做完了。她抄得快,我们也做得快。为了满足我们的学习欲望,老师会马上到操场的黑板上抄。尽管累得满头大汗,但是那样乐此不彼。
初二那年的冬天期中考试时,县教研室直接到我校调研,出了五道几何题,现考现评,我们班的学成绩均分九十五点二。名列全县第一。王老师因教学成绩显著,还被光荣地评为"全县模范教师"。初中两年我们受老师的教海,七八年考高中时,全班三十二名学生,竟然考了二十二名。有一名学居然还考上了洪洞一中。也正是教学成绩显著,王老师成了我们那一方的名师。
光阴任苒,转眼间,我已高中毕业。回村当了一名民办教师,我有幸与王老师又成了同事。
王老师是我学习上的良师更是我工作中的导师,生活上的挚友。八零年秋天,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工作第一天王老师把我拉到办公室,指导我如何备课,讲课,还给我做了示范。以后我工作上一遇到困难,就去向老师请教,每次她无论有多忙都能放下手头的工作,对我进行指导。使我在教学工作上少走了许多歪路。老师不但指导我工作,也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那时老师经常对我说趁现在年轻多学习知识。不要因为自己参加了工作就放弃学习。我那些年里一边教书一边学习。因为从小数学不好,工作后从小学到高中数学,我又系统地学习了三遍。这为我后来的工作和民办转公办考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从小到大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都受益于我的老师。生活中,老师指导我如何做人。对人生,对婚姻,对事业,怎样正确地对待,都为我指明方向。
岁月匆匆,转眼间我与老师分别已经十几年了。我常常会想起她。
十年树木,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