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累,请也对自己说一次“放弃吧”
“放弃”是一个消极词语,但有时它是一种智慧。
真正卓越的人不仅会坚持,同样也会放弃。放弃,并非完全是懦弱之举,有时,它饱含着勇气,坚韧,与成长。
从小,我们接受的理念是“不改初心,方得始终。”,对于某些东西,我们值得一生追寻,但还有一些,则需要适时放弃。
改变不了的别执著
也许你接受了这样的思想:人生需要不断改变。
某天晚上,你兴致勃勃地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下定决心想要全部完成,结果第二天又睡到了大中午,才拖拖拉拉地起床,刷起手机来。
某天你无意中看到了一条健身广告,你看了一眼自己肥胖的身材,发誓要减肥,好让人刮目相看,开始的时候你表现地很好,严格控制进食,做有氧运动,身材似乎有些改善了,于是你决定放松一把,结果又很快地回到了老样子。
也许你想改变一下自己的脾气,想要变得不那么暴躁,或者你想戒烟,戒酒,变成一个有良好形象的男人。
但你发现有时候改变起来很容易,然而有些时候却费尽千辛万苦,依然一无所获。
实在改变不了的东西还要坚持吗?或者说,你相信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吗,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能够告诉你这一切的答案:
在我们人格特质中,几乎有一半是通过基因遗传的,这部分是我们难以改变的,或者只能改变一点点。
对于肥胖的人来说,也许他们身体中本就带有肥胖的基因,所以他们容易一吃就胖,他们对食物的吸收能力一般比较强,所以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恢复的身材可能很快就恢复原状。
有些人脾气暴躁,常常发火,他们很想控制,但大多时候只会在事后后悔,这其中也有一部分的遗传性。
那么对于这些我们实在难以改变的需要任其发展吗?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说:
“有勇气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改变不了的,对于改变不了的,我们想办法改善它,把它控制在不影响我们正常生活的范围内。”
学会接纳你所不能改变的,也是改变的一部分,生活需要随时做出改变,但当我们把时间用在那些容易改变的事情上,我们价值提升会更快。
长相,身材,天赋,意志力,睡眠时长等,我们可能为很多我们费力也无法改变的东西苦恼,假如你实在难以撼动它们,就试着接纳吧,只要有些许改善,你也可以很满足。
就像你的孩子并非个个聪明伶俐,但你爱它们全部。
舍不得的学会放手
你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境地,事情到了一半,你清楚自己必须要退出,但内心就是舍不得。
在博弈中有这样一种情况,很多人拍卖一张面值为1美元的钞票,起拍价为10美分。每次加价5美分,出价最高者获得钞票,但次高者也需要支付出价数目的钞票。
当有人给出低价,其他人纷纷加价,当到55美分的时候,拍卖方实际已经开始获益了,当到1美元时,对于拍者来说已经不挣钱了,但次高者会继续叫价1美元零5分。原因是如果他不叫,他就会亏损95美分,而叫了可能只亏损5美分。
正因为舍不得,这种亏损会越来越大。
我们有时候对当前的工作可能并不怎么乐意,甚至抱怨,但是就是不愿去尝试换一份自己有兴趣的工作,因为自己在这份工作中已经很多年了,虽然不愿意,但还是舍不得,毕竟是稳定的收入。
然而,这会造成持续的成长亏损,因为在一份工作毫无兴趣,你变得碌碌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改变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对于感情,舍不得会更为糟糕,明明知道那个人并不适合自己,但还是在内心抱着一种幻想,不愿意分开,最终彼此折磨着。
没法更近一步,但也不甘愿放弃,舍不得,会让你失去更多机会。
感情中的痛苦感受会逐渐消磨你对爱情的信心,也会使你错过一个正确的人,舍不得你会亏损享受美好幸福的机会。
放弃,才是成长
放弃,是一次新生的机会,就像毛毛虫放弃了原本的自由从而破茧成了更自由的蝴蝶。
父母的依恋,青春期的任性自由,成人的随性,以及最珍贵的生命,成长一步就要放弃一些。
放弃是痛苦的,尤其是放弃那些我们坚信的但却是错误的东西。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放弃是人成熟的最高原则,因为我们人生需要维持一种平衡。
当我们骑车的时候如果遇到下坡,很多人会不想带上刹车,因为飞驰而下的感觉给人一种畅快的感受,然而,如果中途出现急转弯或者压到石子,我们的车子可能会瞬间失衡,然后摔倒,头破血流。
不放弃,我们获得了暂时的快感,但注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我们不愿放弃依赖父母,我们就无法学会自立,在社会中势必会难以生存。我们不放弃对爱情的随性,就很难理解婚姻的责任,家庭问题会变得一团糟。
放弃,我们得到成长,成长才是自由。
攀登山峰,你需要有往上的勇气,也需要退下来的智慧。和自己说一次“放弃”,换一片更明澈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