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完了武志红的书《为何爱会伤人》,不禁感叹,书中的很多人和事就像我自己的生活。读书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是什么样的人。
读《女人,破解你的幸福密码》, 我第一次知道,我原来就是这样的人:
"这个死结即,一方面,我渴望获得好运,即别人的善待,但另一方面,我又会拒绝别人的善待。"
"为什么会拒绝别人的善待,为什么会如此惧怕麻烦别人呢?"
从感觉上,我会觉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别人有一点善待,就会觉得回报很多,但这样一来压力就太大了。相反,我对别人的付出,总是觉得没什么,甚至会忐忑不安:我付出的是别人想要的吗?
不仅如此,如果觉得我的付出不是别人想要的,那么我就会非常惶恐,觉得自己的付出不仅一钱不值,还会令对方不高兴。
有这些心理的话,那真是最好不要别人的善待了。
这样,我就把自己弄的像个刺猬,浑身张满了让人望而生畏的刺,而内在却有一颗脆弱渴望被人温暖的心。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心理呢?
我的娘经常向我强调,她养育我供我上学有多么多么的不容易,因为这一点,我就永远也还不清。
武志红老师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生哲学。有这种人生哲学的妈妈可能会将它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角落,最后令女儿觉得,她的付出是一钱不值的。或者准确的说法是,无论她怎么付出,都不可能得到妈妈的宠爱。甚至,假若她的付出不符合妈妈的期望,那还会令妈妈不高兴。"确实如此,我一直以来在母亲那里获得的感觉就是如此,这种感觉让我产生愤怒怨恨与我对她的感恩交织在一起,让我感觉特别不爽。
武老师接下来谈到:"这种母女关系很可悲,而更可悲的是,一位妈妈之所以会向女儿传递这种感觉,是因为她痛恨自己身为女人,她自己先中了重男轻女的毒,将这服严重毒害了自己的毒药又严重合理化,最后也给女儿吃下。在这种家庭中,做女儿的最终会明白,她不能独自获得宠爱,也难以通过直接为妈妈付出而获得宠爱。"
我母亲是这样的,原来是因为这个——男尊女卑的流毒。虽然很久以来,我一直自诩没有因为是女孩受到父母的歧视,一样得到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原来母亲把她的那些歧视藏到了潜意识深处传递给了我,无论我怎么做她都不满意指责抱怨批评,是因为她还是被重男轻女的观念毒害了——因为她生了两个女儿,受尽了白眼和冷嘲热讽,所以她无意识的把怨气和愤怒传递给了我。
忽然发现,世界上的有一种意识流的存在,也就是某一种心理会在这个世界上某一群体的人身上同样的存在,也就是那句话所说:"心同此理,人同此心"。
"命运,就是自己内心在外界的展现,因为她有这样的内心,所以她有了相应的命运。"所以说一个人的一种命运得到了改变,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自然是她的内心先发生了改变。
武老师最后说"作为女性,需要好好去认识自己不幸中所深藏着的信念,以及那些信念是如何形成的,从而破解自己的幸福密码。"
还好,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我们有书,我还要感谢我的母亲,她的要强,她年轻时候省吃俭用供我上学,让我今天依然有能力学习,让我懂得命运,有机会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