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明导演曾说,“在我的作品中,题材内容与风格样式可以经常变化,但是有一条永远不变,那就是对诚信、善良、正义、勇敢等人类高尚情操的呼唤。”显然,《百鸟朝凤》秉承了他一贯以来的导演风格和作为一名文化传承者的高尚的气节操守。
影片讲述了焦三爷这一位老唢呐匠和两名弟子因唢呐这门艺术而发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影片前三分之二部分讲述的是天鸣刻苦学艺的磨难。他与蓝玉这两个孩子一同和师傅学习唢呐,可师傅对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资质平平的天鸣受尽冷落,终日用芦苇秆吸取河水来练就炉火纯青;天赋极高的蓝玉则倍受抬爱,时常跟随师兄弟外出观摩表演。但焦师傅最后并没有选择当时看起来天分最好的蓝玉,而使选定了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天鸣。从中便可以看出,唢呐的传承并非取决于学习天分和资质,更重要的是匠心而鸣的原则和品行,是对艺术的忠贞热爱与执着追求。影片的后三分之一是成年后的天鸣技艺学成,被师傅扶植为唢呐班的领头人,可随着时代的变迁,唢呐这个行当在乡党心中的影响竟一落千丈,师徒两人品尝着无法言说的痛苦。由此便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深度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唢呐虽不能再以世代家族的形式进行传承,但是它也不会就此消逝,就像影片最后省领导亲自登门,希望天明带着唢呐班一起去市里表演,要把这个民间艺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即便是通过影像记录,抑或是文化遗产,只要它还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就不失为一种具有时代特色与功能的文化传承的方式。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传统艺术和唢呐一样,都面临着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困境。现如今,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金榜题名,几乎都看不到像二胡、笙箫、长笛等等传统乐器队演奏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管弦乐器,既摆得开场面,又赢得来掌声。确实,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我们的文化也变得更加多元,我们虽倡导博采众长,但也是以先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和前提的。况且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可随着时代的发展,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正在悄然的消失,影片中游家班在外演出时和人发生冲突,地上满地狼藉的被踩坏的唢呐,无疑让人感到心酸和悲凉,就好像人们内心的坚守被无情的践踏一般,映射出一种对传统民俗在现实消亡的隐忧。此外,游家班各兄弟相继离开和焦三爷的镇定坚守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可能对于二师兄来说,对唢呐的热爱还在,只是抵不住现实的冲击和压力,才成了焦三爷眼中那个不争气的徒弟。与其说他背叛了信念和誓言,倒不如说迫于现实选择了另外的生存方式。在西洋乐器的冲击下,传统的唢呐艺术已然失去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也正因如此,唢呐匠们的地位和生活也饱受考验,无论是迫于现实压力还是外界冲击,他们的选择都不能称之为错误,只是不同人有不同人的坚守。这一点体现最为明显的还是焦三爷,可以说他为唢呐艺术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内心的那份对艺术的坚守让人动容,也让人不禁产生思考:一个为了自己热爱的艺术坚持一生的人,在当代社会又有多少呢?纵观这部电影,其实会让很多人萌生要保护和继承传统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但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去传承唢呐艺术,而且我们要执着去守护的东西可能也不止这些,那面对这错综复杂光怪陆离的世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汉语国家教育本科生的一份子,我们真正坚守的到底应该是什么?
在我看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充分调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使传统文化的传承充满现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要充分借助大众传媒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实践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实践活动,比如国际文化节,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会,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展等活动,激发留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活动中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还可以多在课堂上播放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影视录像,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与其国家的相似文化进行对比,实现跨文化交际,更好地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影响与文化软实力。
第二: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充分调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我们应该在和留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多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脉络的电影电视作品,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仅学习语言知识,也能对中国的文化传承作出相应的思考,并把他们的感受记录下来,看看在外国人的眼中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这样或许更有利于我们今后在与国际接轨的大环境下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日后的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三:从个人角度而言,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做中国传统与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就要多多积累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水平,对传统文化保持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能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把传统文化产业与时代相结合,妥善发扬,积极创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传统文化之所以会一代代地传承保留下来,就是因为在被历史铭记的背后,有太多知识分子为祖国长青践行,有太多年轻力量为祖国讴歌呐喊。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太多传统艺术已濒临失传。所以作为新时代肩负起历史传承与民族复兴的我们,就需要去保护,去继承,去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精华,才能使我们中华文明5000年来累积的智慧和艺术结晶生生不息,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