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感悟】有时候,可以不那么谦逊

1.谦逊

谦逊,确实是一种好品质。一直以来,我们从小就接受了“满招损,谦受益”的观念。

谦谦君子,是大家对于一个人的品格的褒奖。

在这样的一种环境当中,我们喜欢谦逊的人,也会想让自己成为一个谦逊的人。

因为我们是社会型动物,倾向于合群,融入群体当中才能有更多的安全感。有些人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谦逊”,这样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可是有些人只是伪装成谦逊的样子,希望以此来遮盖自己的真实内心。比如,金庸小说里著名的“君子剑”岳不群。

他表面上确实很谦虚,所以大家称呼他为“君子剑”,然后他所有的言行都来维护这样的人设。

人设毕竟不等同于个人的真实性格,在苦心经营人设的过程中,个人和周围的人难免两败俱伤。

与文无关的图。侵删


2.真实

其实,我们可以活得真实一点。

真实的意思,绝对不是希望大家都做一个毫不掩饰的岳不群。而是说我们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就像在学校里,我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果会相应的才艺就可以大胆的展示,而不是为了保持谦逊,尽量藏在人群里。

如果我们一味地崇尚谦逊,在自己想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过多考虑别人的感受,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犹豫中把机会也就放过去了。

谦逊是好事儿,但是,当仁也就别让了,该争取的时候还是努力争取一下吧。也许,主动一些才会有故事。

活的真实一点,不刻意把自己伪装成另外一个样子,不为了谦逊而谦逊。

观察我生活中的人和事,当有人积极的自我表现,主动的去大胆争取,周围的人会有一点不适应,因为跟我们的行为准则不太相符。

但是大家对此并不像想象当中那样反感和排斥,有时候还会认为这个人是真性情。

当我们活得比较真实的时候,少了一些畏首畏尾,不再那样小心翼翼,大胆的表达和展示,这对于我们本身同样也是一种锻炼。刚开始会有一些笨拙,慢慢地会越来越好。

3.联系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

而且我们也不要预设别人的立场,也不能低估人们的善良程度。

我记得毕淑敏老师曾经在文章里说过,高手是非常乐于帮助别人的,但是首先要让对方看到,你是一个值得被帮助的人。

我想,这种“值得”是一种主观上的判断。无论是表现出谦逊还是自我,都是个人性格的展示。

在互动中,人们的联系才会更加紧密。

向对方提要求,希望能获得建议。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聪明的方式,因为兼具了谦逊和自信。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同样的方法。向长辈或者其他的高手提出这样的要求,看看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我之前尝试过,你也可以试试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