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选择信任别人,有多难?

信任这件事,如果从短期看,环境决定个人;但从长期来看,其实每个人决定着环境。更加确切的说,我们就是彼此的环境。

01

一战期间,战争被短暂的和平所打破。

那是在1914年的圣诞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五个月,整个西部战线发生了一件令德国最高统帅部和英军最高参谋部惊恐万分的事——西部战线的交战双方突然间停火了,先是一两个连队不放一枪,最后是整个西线数百万一线部队全部停火。

在这之前,交战的一线部队指挥官们谁也没有下过停火的命令,而且也没人知道哪支部队率先停火。尽管有着严格的军令所约束己方的士兵不能与敌方士兵沟通,但是在这一天,英国和德国的军人们纷纷离开他们的战壕,穿过无人中间地带,聚集在一起,来埋葬已经牺牲的战友、交换礼物、点起篝火齐唱圣诞歌曲。

《伦敦新闻画报》1915年1月9日报道此事时所配插图/wikipedia

由于这一真实事件发生在1914年圣诞节前后,于是就被之后研究战争史的学家称为“圣诞停火”。但是,即使这样,很多人再第一次听说这个事件的时候,还是会质疑它的真实性。

毕竟世界大战在我们的印象中是“绞肉机”般的存在。

1916年那场持续九个月的“凡尔登”战役,由于这个战役导致双方死亡人数达七十万,所以被历史学家称为“绞肉机”。但事实是这样的场景并不是贯穿整个一战的常态。相反,战争早期一位英国参谋在视察前线时曾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我)惊讶地发现德国人在我方步枪射程内走动,我们的人却视而不见。我心里暗自决定,等我们管事儿的时候一定要杜绝这种事情,这绝不能放任。这些人显然都没意识到我们在打仗,两边看起来都是在遵循‘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这并不是特例。其实,这种相安无事的场景在整个战线上的战壕里随处可见,哪怕高级军官在怎么拼命阻挠,哪怕战争激起了嗜血的本能,哪怕杀人或被杀是起码的打仗逻辑,它们都真实的发生了。而其中最令人为之记忆和思考的,就是1914年的“圣诞停火”。

2014年12月11日,1914年圣诞休战纪念碑揭幕仪式举行,欧洲足球协会联盟主席米歇尔-普拉蒂尼等出席了仪式/视觉中国

相比之下,在如今和平的时代,虽然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多元文化的更多交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协作程度和复杂度比一战期间提高了许多,但是人与人之间却已经看不到什么真正的信任,更不用说有“在敌人枪口下走出战壕”的勇气了。

于是,不禁产生疑问:

为什么在战争年代,面对面战壕的敌人都可以互相信任地走出战壕;

而在和平年代,朋友也会变成敌人?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从人们知道“圣诞停火”这件事之后,世界各地的学家就开始研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在这些人其中,或许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艾克斯罗德(Robert Axelrod)能给出一个答案,他在1985年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博弈论(Game Theory)。

博弈论也称对弈论,研究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以及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它应该可以解释为什么“不信任”会像病毒一般蔓延开来,以及每个人对此的适应机制。

如果你想真正理解博弈论和“圣诞停火”背后的原因,那就先来玩一个游戏吧。

02

这个游戏假设你面前有一台机器,而在这台机器的另一边也有一个人,游戏规则就是:当你放进去1枚硬币,对方会得到3枚硬币,反之亦然。

你和另一个人都可以选择“合作”,放一枚硬币;或者,你也可以选择“欺骗”,不放硬币;对方也有可能同样这样选择。

这样的游戏分成两轮,换句话说,这样的选择你要做两次。但是不同的是,这两次我会告诉你对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然后你可以对应做出选择;

好了,游戏正式开始。按照之前的约定:对方第一次选择“欺骗”;第二次选择“合作”,你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两轮游戏下来,你应该会发现,只有当两轮都选择“欺骗”,才能让自己的收益是最大化,而这也是一个窘境。信任别人,与别人合作固然好,但这样有可能会让别人占你的便宜,就像当你走出战壕,对方却在战壕里开枪打你。

所以,在有些时候,选择“欺骗”恰恰是最为理性的。

这其实也是一场“囚徒困境”,只不过双方不是牢里的囚徒在选择合作和背叛,而是游戏中的双方。

原版囚徒困境示意图。虽然整体来看双方都选沉默最好,但两个理性的囚徒单次遭遇却一定会导致背叛/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相遇一次的囚徒,当然选择背叛。但是如果两个囚徒相遇多次呢?

就像这个游戏并不止两轮,而是会重复好几轮,之后会发生什么?

接下来游戏会重新开始,但是会有五个选手上场,分别是A,B,C,D,E五位同学,他们每个人有着独具一格的性格特点,以下就是这五位同学的性格特点:

A:第一轮会选择“合作”,然后会一直模仿对手上一轮的行为;

B:永远选择“合作”;

C:永远选择“欺骗”;

D:先选择“合作”,直到对手选择“欺骗”后,会一直“欺骗”下去;

E:“合作”、“欺骗”、“合作”、“合作”,再然后如果对手反击,就会变成“A”;反之,会变成“C”。

这些性格就会在游戏中发挥作用。同时,这五位同学会两两配对,进行十局比赛,每局比赛分成十轮。

你会认为他们之间谁会赢得最后的比赛,做出你的选择吧。

比赛结果是A同学赢得了比赛,如果你猜错了,也不要失落,因为说不定你在生活中就是这位A同学。

其实,这位A同学还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互惠利他”主义,“以牙还牙”再或者“互惠宽容”等。而A同学赢得比赛的关键就在于这个比赛第一是重复性的,第二规则是恒定的。

这就解释了在一战的西线战场上发生的自发性停火事件:当你每天被迫与同一批人——这里不仅仅局限于对面战壕中的敌人,而是现实中的同一批人或者同一个人,进行着同样重复性的游戏(例如战壕中的对峙)时,像“A同学”这样的人不仅会赢得短暂的和平,有可能还会赢得真正的胜利。

同理,理论推演和实际模拟都表明囚徒会“学会”合作——虽然背叛对方能获得短期利益,但是合作却能带来长期利益——无罪释放或者两个人都少判几年。

这个例子其实也在一些反映战争的影视剧中已经出现过很多次,最为经典的就是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当龙文章带领着他的“炮灰团”与日军在中缅边境隔江的长期对峙中,竟然在没有进行交流的前提下达成了一种默契——隔江两岸相互对唱,你不开枪,我也不还击。

《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照/豆瓣

这实际上形成了一场重复囚徒博弈,而它很容易导向合作。双方的策略十分接近于著名的“一报还一报”:你朝我开炮,我就反过来朝你开炮;但如果对方没有明显的敌对行为,我们也心照不宣地不公然向你们开火。

03

从一战到现在,人类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也逐步进化,无论从智力还是体力都在提高,这其中也包括对于信任与合作的理解。

那么,就用游戏来模拟一下这个过程:让玩家人数的组成开始随游戏的进程进行“进化”,这个进化分为如下三步:

在这个过程中,并不需要等待玩家的死亡和繁殖来进化信任,而是只需要“失败”就灭亡,“成功”的行为得到模仿。

好了,接下来就把A,B,C,D,E同学各五个放进这个游戏中,按照“进化”规则开始游戏。

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游戏结束了。最后的结果是A同学与D同学共存的局面,但是前者比后者有巨大的人数优势。所以,在如今的这个世界里,应该像A同学这样的人会比较多。

然而,真实的世界并不是游戏这么理想,是没有这样恒定的规则和指定的人数(好人与坏人的数量),而是随机变化的。

因此,这个世界并不是简单的非白即黑。

那么,如果把真实世界中的随机性因素加到游戏中,——改变一轮游戏的局数或者改变“都选择”合作的回报数量,然后在进行游戏,结果会变成怎样?

经过游戏迭代更替,结果表明较之前的结果出现了明显的出入,即出现了新的结局:

1、当游戏一轮中的局数重复性过低,就会造成结果产生变动;

2、当选择“合作”的回报变动时,游戏结果也会出现出入;

对于第一个情况,其实在1985年的调查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英国“关系慈善机构”在1985年对数百万英国人做了一项调查,是有关“你在关键时候会有多少位亲人朋友帮助你”,而在这份调查报告中,当被问起他们有多少亲密的朋友时,最常见的答案是:3个;而到了2014年,这个机构更新了这一调查的现状:这个答案就变成了0。

虽然生活在如今互联网的世界中,每个人互相进行沟通已经不再是问题,点点手机屏幕就可以远距离信息沟通,这一点在一战时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人与人之间在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这并不是在真正进行的“重复互动”,就像网络中流传的一个段子说的那样:与你隔着屏幕聊天的对方,你是无法短时间分清他(它)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

正因为这样,人与人之间呈现出越来越少的“重复互动”,所带来的影响就是不信任的加剧扩散。

社交媒体/必应

对于第二个情况,如果用博弈论的理论来分析,那就是当“双赢”的回报率发生变化,博弈双方就会更倾向于“零和游戏”(你死我活,反之亦然),而不会选择“双赢”,因为双方都会更加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

于是,就像游戏中表现的那样:双方信任随即破灭。

其实,影响信任的因素不仅仅只有上述的两个,另外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因素。要搞清楚这个因素,我们还是再进入游戏吧。

04

假设在游戏一开始的那台机器两端,都站着一个“礼尚往来”的A同学,然后开始游戏,结果会如何呢?

如果不出意外,两个人一开始肯定都会选择“合作”,然后一直合作下去,呈现出一幅美好的场景。但是,如果在某一轮中其中一个人(左)出了一些“意外”——比如在投币时摔倒了,没有把硬币投进机器(等于选择“欺骗”),而另外一个人(右)还是按照之前的“约定”继续投币。

那么,在这一轮结束后,左边的A同学还是收到了硬币,但是右边的A同学没有收到硬币,他并不知道真实情况是什么,只是觉得受到了欺骗。

于是在下一轮,右边的A同学选择报复,去欺骗左边的A同学,而左边的A同学还是按照“约定”去投币。而在这一轮结束时,左边的A同学没有收到硬币,认为右边的A同学骗了他。

就这样,欺骗在一轮一轮的游戏中重复,没有终止。直到左边和右边的A同学见面沟通,来消除误会,才能重新回到合作中。

还是那句话:游戏不是现实。现实中这样的意外所产生的误会真的太多了,但是最后真正能消除误会的有多少呢?同时,如果随着小误会一步一步变成大的误会,再好的朋友也会变成敌人,这并不是多难的事情。

但是可惜的是,现在的人们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感觉——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误会会随之解开。正如吴军老师在他的专栏中说的那样:

在一个和人之间有交流的环境里,每一个人是否得到了信息固然重要,每一个人都知道其他人也获得了同样的信息可能更重要。从“共有信息”到“大众信息”变化的这个过程,才是信息引起质变的过程。

而在这里,你知道(或者对方也知道)这个误会的存在就是“共有信息”,只有你与对方真正进行了沟通,将“共有信息”变成“大众信息”后,这个误会才能真正解开。

有效沟通/必应

05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游戏,可以从博弈论中揭示出三个影响“信任”的关键因素:

1、重复的互动

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信任建立的前提是,协作的双方或者多方有着良好的重复互动。

2、“双赢”并非不可能

在人与人合作的关系中,并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进行“双赢”,而摒弃“零和游戏”,但是并不是说“双赢”就不会发生。但至少要在合作中争取双赢的可能性。

3、误解的及时处理

如果发生误会,请尽快彼此进行沟通、解决,千万不要将小的误会演化成大的误会,因为到那时,信任将会荡然无存。

当然,现实世界中影响信任的不仅仅只有这三个因素,同时还包括其他很多因素,比如价值观、社会地位、文化传统和信仰等等。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如今需要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正在失去信任,而是我们所处的环境正在违背信任进化的规律。

博弈/必应

游戏和网络,其实都是一个很大的环境。因此有很多人认为这个环境已经变坏了——网络和游戏是现代社会的“毒品”。因为它们会改变一个人的很多,包括价值观、主动性,乃至上进心。

但是,用博弈论的视角来审视,从短期来看,环境决定个人;但从长期来看,其实每个人决定着环境。更加确切的说,我们就是彼此的环境。放到游戏中,如果我们看到别的玩家在游戏中挂机或者使用作弊器,自己一边骂着“挂机狗”,另一边忘记自己也曾做过同样的行为。

再来看网络,很多人会说现在的网络环境太差了,随处都是键盘侠和喷子,但是如果现在假设一个场景:你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个心情或者评论了一个时事,然后就有一个喷子在评论区问候了你的全家,并且用“操”这个汉字的四声来开头,这时你会如何回应?

很多人这时肯定会热血沸腾、头脑发热、意识从理性转向愤怒,随之点开这个喷子的评论的“回复”开始“礼貌性”的回击。而就在这短短十几秒,甚至几秒内,你自己也变成了喷子。

所以,不要再责怪环境,因为环境并不会做出选择,而我们可以。从明天开始试着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改变,努力和其他人一起创造一个让信任良好进化的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寻求双赢的可能和误会及时沟通解决。

或许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不用躲在自己的战壕里去观察彼此,一起各自走出战壕,穿过战争的无人地带,来到彼此的面前......

德法两国一战老兵的后代穿上当年的军服,在纪念碑前握手。但愿这样的悲剧永远不要重演/wikipedia

愿,世界和平!




ps:本文中使用的游戏部分来自于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艾克斯罗德(Robert Axelrod)所著的《合作的演化》一书所改编的游戏国产《信任的进化》,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下载来玩一下,目前安卓与ios端都已经上线。

再ps:文中未注明来源的游戏图片全部来自游戏《信任的进化》截图。

参考资料:

1、为什么一战会出现“圣诞停火”?果壳网.2014.12.26

2、皇帝的新装和“子非鱼”吴军的谷歌方法论.2018.10.16

3、白静. 不同形式下间接互惠囚徒困境演化博弈模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4、方兴东.社交媒体治理需突破“囚徒困境”[J].新闻战线,2018(09):123.   

5、唐宸.基于多种奖励机制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研究[J].科学家,2017,5(24):54-56.    

6、陆劲松,孙菲菲.囚徒困境的解决方式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7(17):67-68.    

7、One in 10 do not have a close friend and even more feel unloved, survey finds.The Guardian.2014.8.12

8、《合作的演化》.罗伯特·艾克斯罗德

文章作者:Fly Levine ,《读者》杂志签约作者,简书、知乎专栏主理人;

微信公众号:失控的纸飞机,扫一下下方二维码,欢迎关注!

声明:本文为作者本人原创文章,版权所属《读者》杂志,公众号“失控的纸飞机”共同所有,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需转载、合作,请站内私信留言给我或者微博联系作者:@FlyLevine,或者知乎搜索:“康斯坦丁FL”,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029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38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7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14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2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1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6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3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9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1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52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79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