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医院看忘了生病卧床已久的婆家小姑,回来后心里一直很难受,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用“皮包骨头”来形容她一点都不过分,瘦瘦的脸上两只凹陷的大眼睛看起来吓人,身上的皮松松的包着骨头,只要胳膊一动弹,输液的水就下不来,说是一动弹输液的针孔就会被血管壁堵住,一天输上几瓶液,基本要保持一个姿势,想翻翻身,还得儿女帮忙。已经没有了说话的气力,由于肺炎,老是咳嗽,但咳嗽的气力也没有了,在氧气管的灌输下,只有微弱的呻吟。表哥说,已经咽不下去饭,只能喝上一点粥,浑身疼得必须要多用止疼药,按原来的药量已经不行了。
看了小姑,我脑海里浮现出父亲临终前的景象,由于内脏衰竭,父亲一直呻吟了一个多月,不能平躺,只能靠着被子蜷缩着身子。比起小顾好的一点,他肠胃没问题,直到临终的最后一天还能吃饭。听到他痛苦的呻吟,母亲总会流着泪说,让他走吧,别再让他受了。那时候我们几个也同样有这种感受,但是一想到父亲只要活着,还能看着我们,也许他不想走。于是就陪着他,一直到生命的耗尽,闭上双眼。我不知道父亲生前遭受了多少痛苦,不知道他有没有怨恨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这样陪他熬,到底是不是孝?
自从看望完我小姑,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年迈的老人,我们是陪着他一起熬,还是让他有尊严的离去?
生活中,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大多数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是逃避和恐惧。年轻人自不必说,毕竟距离正常衰老死亡的年龄还很遥远,避而不谈可以理解。但是,有些年纪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的中老年人,一聊到死亡话题时极力逃避甚至觉得晦气的也是大有人在的。有些人终其一生可能也无法理解生命的本质,也无法正确
地看待死亡。当死亡降临在这些人或者他们的亲人身上时,他们内心除了伤心、悲痛和恐慌之外,往往并不能正常认识死亡这件事情本身而久久不能释怀,内心长期的压抑与煎熬可想而知。
当我第一次和儿子聊起元子要到我们家时,儿子笑着说:“好哇,到时候拔氧气管的时候,有个商量的人,不用我一个人做决定困难了。”当时只是笑谈,但是真的父母年迈的时候,面临着要做拔氧气管的选择时,我们能够理智而又从容的做出决定吗?
我想到了电视剧《天道》里面丁元英不顾家人反对要拔父亲氧气管的情形。在家人们眼里,只有砸锅卖铁、背负巨额债务地去抢救过亲人才算是尽了孝道,这种儿子要拔老子氧气管的行为就是冷血无情的畜生行为。其实,越是到了决定人生死的时候,越能考验人性。孝不孝、爱不爱,这个时候的选择将会表现的淋漓尽致。很多人盲目崇拜的孝顺其实很可能只是愚孝,很多人所谓的爱也仅仅是为了麻痹自己,图个心安理得、图个无损脸面而已。尊重老人的意愿,让老人活的有尊严,去的安详,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关于这个问题,明朗法师解析:(临终的人)如果在医院里的治疗意义不大了,这时候光靠氧气去养,像这种耗着,其实是一种折磨。作为一个佛弟子,在我们吃饭、生活各方面都很正常的情况下,一定要建立求生净土的这种信愿。我们作为子女的,也千万不要做一些无谓的抢救。印光大师在《临终三大要》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不管我们怕与不怕,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就像新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在降临到这个世界一样。面对死亡,我们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提升自己认知的同时认认真真地过好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天。愿我们都能在一天天岁月的流逝中幸福地终老,如果不能,也愿我们在回答是否还需要氧气续延生病的时候,内心不要颤抖,勇敢从容地让生命以他该有的尊严静静地离去。
没有质量的长寿其实并不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惩罚,惩罚自己,也惩罚子女。世人都恐惧衰老,不健康,但人人都逃不掉衰老与不健康。有时候选择让老人家有尊严的走比去抢救做那些没有意义的治疗更加重要。
(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也可能会遭到众人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