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篇文章,发布人因为看东野圭吾的书被父亲训斥而心生疑惑:日本人的书到底能不能读。而我的建议是,不妨先来看看《新参者》。
它的定位是一本温情的推理小说,但我个人的评价感觉还是更像一本有着推理设定的社会学温情小说。为了调查一桩命案,主角加贺警官一家家走访事发地点附近的店铺,像一根线一样把所有人织连在了一起,织连出了一个生活气息十足的烟火人间。
这桩案子正如书中所写的一样,只有他一人能破。案子只是一桩在同类故事中平平无奇的杀人案,可这桩案子不仅需要破解案件真相,更需要破解人心。这条街道上有许多平平无奇的小人物,可这些小人物也一样有着自己的人生。
他们的生活中也有着各种烦心事,或许是婆媳关系,或者是亲人罹患绝症,或者是父女之间的隔阂,而这些,让他们选择对警官隐瞒真相。欲想厘清命案真相,必先解开众人的心结。
而这个任务,同时需要专业的知识经验和独属于加贺警官的那份温情。他不厌其烦的奔波于一家家店铺之间,为他们送上各种甜点和小礼物,用朋友般的方式去探究真相。有人疑问,他便说,“有些人会因案件而留下心灵创伤,他们也是受害者。刑警的职责就是寻找能够拯救受害者的线索。”
平心而论,这本书与案件相关的推理内容并不算多,甚至算不上出彩。最后几十页揭开真相的过程反而会让人觉得有些画蛇添足。作案动机和作案手法也是一样的老套。可读这本书,会让你慢慢宁静下来,想要知晓真相的心情逐渐没那么强烈,只想静静看那人间烟火。
日本作家的书能不能读?答案很多,这本书给出了其中一种答案。世间光明与阴暗并存,就如这条街道。人们之间温情无限,互相关心关照着,可也难免有命案发生。命案无疑是暴力残忍的,因为它活生生夺取了另外一个人的生命。哪怕凶手有何种的苦衷,也无法宽恕。可这桩命案,却对比出了世间温情的可贵。整篇通读下来,书里竟有着反暴力的意味。在如此温暖的人性面前,一切丑恶都会被放大,一桩普通的杀人案也变得如此罪大恶极。
我们反对的,同样也该是暴力本身。我们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抗议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歪曲历史,但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日本文学。当然,文学无国界,文学家有国籍,保持独立思考,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