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断断续续将伯格曼的《婚姻生活》看完,我想从中看到的答案并没有看到,看完后恍然,为什么会有找答案的心情呢?生活没有正确答案,甲之砒霜,乙之熊掌。
评论很多说如果你能够耐着性子看完整部影片,并且接受其间讲述的内容,那么你可以结婚了。
这部拍摄于1973年的影片放在如今来看丝毫不见突兀,两个主角收放自如的演技和总是一针见血的对话,将婚姻生活里细小的尘埃从沙发底下掀起来,尘埃滚滚中,却也收得回来。
玛丽安的职业是离婚律师,乔安是类似教授之类的人,两人结婚十年,育有两个女儿。他们见识过朋友鸡飞狗跳的婚姻,随后便回到自身生活轨道中。玛丽安作为离婚律师,听过形形色色的人的五花八门的婚姻故事。一次一位年过六十岁的女人来找她,说无法忍受没有爱的婚姻,从前孩子小,现在孩子都独立了,她终于可以离开这段婚姻了。玛丽安听后深觉惊悚,觉得有什么在自己的生活中蠢蠢欲动,但是暗涌之下还找不到线索。
直到有一天乔安突然从出差中提前回来并告诉玛丽安,决定和一个年轻女子葆拉出游十个月。当他说出这些话的时候,玛丽安正在看着乔安笑着吃三文治。笑容从脸上消失后,眼泪并没有层出不穷。她想要知道答案,渴望“聊一聊”,而这正是乔安感到厌烦的事,聊一聊:什么都要一板一眼,什么都要讨论、计划。一夜挣扎过后,玛丽安抱着即将离家的乔安哭,大意是说:你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只有我能给你家的温暖,我们不是很好吗?我有哪里不对,我一定会改,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对方黑着脸甩开她,走进清晨的雾霭里。
自此漫长的岁月,她带着孩子生活。其间两个人再相见,乔安说已经厌烦了和葆拉无休无止的争吵也好激情也罢,玛丽安内心还期待着和他破镜重圆,但乔安再次离开。
终于到了签署离婚文件的时候,那天晚上他们先是相谈甚欢,后来说着说着撕破了脸,大打出手后,都在离婚文件上签了字。
故事并没有结束,他们各自再婚后,再次相遇,都变成了自己婚姻中的出轨者。玛丽安说不知道自己的爱是怎样的,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被爱过。乔安说我知道你是爱我的,就像我爱你一样。
可能在观看时我想要得到的答案类似于“报复”,女人终于走出被伤害的泥沼,痛痛快快头也不回的开始了新生活。或者希望乔安有什么类似忏悔的东西。这两个桥段在终于签署离婚文件时都出现了,很快又消失。趋于平静,眼光更远。
这也是这部剧很出彩的一点,没有,没有给你任何定义。
最后一集,玛丽安说到和现在的丈夫相识于一夜激情,她才知道原来自己如此热爱翻云覆雨的情爱。还说自己在和乔安结婚后有一段小小的出轨,因为那时对生活不确定,压力大,想要纾解。说如果当时给乔安说了,就不会有他们随后十年美满的婚姻生活。他们拥抱着原谅、和解。影片结束。
回过头来看,觉得许多观影评论有些片面的是,这部影片显然是截取了婚姻中的某一种剪影,而非全貌。影片想要告诉我们的不是无尽的绝望和不停地寻找,而是在眼前流动着的什么的背后,应该还有不同的样子。世间没有纹路相同的树叶,这点我们都清楚,为什么却去定义婚姻呢?
影片也不断在重复着,孩子并非给婚姻带来牢靠的工具,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和你正在经历的婚姻可以有关,也可以无关。以孩子为挡箭牌去维系的婚姻,恐怕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与自身生活和解的那张牌。
同样,双方的家庭关系需要两个人的共同维护,水满则溢,能够相敬如宾,也无须绝对地爱屋及乌。想到做到,已经是比较舒服的关系了。影片中的两个人似乎长年受到两个家庭的种种规则、规矩的约束,已年届中年却没有找到中立的出口,由此滋生出的怨怼日积月累,覆水难收:不能够折中,干脆撕烂了完事儿。
最终两个离开了责任、义务的成年人,似乎又找到了曾经相互吸引和爱慕的依据,再次漩涡之中。是某种可以拿出来掰扯掰扯的“situation”,而不成因果关系。
说到底,为什么总是想要给人事去定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