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春风化雨里的雨滴,洋洋洒洒的飘过田野或者小溪,走过山林或是繁大道,相遇一起时,她化成了一抹身影,撞见了我的视线。
其体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其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其样貌,脂粉不施,有天然姿格,梳妆略试,无半点尘氛。
那一天,她说自己喜爱看书,嗜书如命。
很多人笑了,有人说,她跟不上时代,有人说,她只是假读书,学诗人搞什么闲情逸致。她看着,瞧着我们。笑着不说话 。
我被她这从容淡然的气质深深吸引,每次她来听课时,教案本下还会有一本书,一下课,她就把书拿出来翻看,读的津津有味,直到下节课预备铃响,才会匆匆离开回到办公室。
有人敬佩她这种精神,更多的人只是肆意议论着说她做作。“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隔绝外界的一切喧嚣,只是沉勤在自己的诗意世界。她涉猎广泛,反复咀嚼。
她喜欢读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小仲马说:没有一种爱情,值得你奋不顾身。她建议女孩子在一段感情中不要过度的付出,因为踮着脚尖去爱一个人是站不稳的。
她喜欢读余华的《活着》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她告诉我们一生空空来,空空去,除了生死,其他都是擦伤罢了,健康活着就好。
她精读深研唐诗宋词,钟爱博尔赫兹的诗集,她说话声音柔柔的,真是应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她从容而知性,优美而文雅。
她会去劝失意的学生“生命要有裂缝,阳光才能照射进来。”
她会劝那些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天道酬勤”她告诫我们“追寻自己的目标,就像追赶那无边的风月,我们不要为那沿途的风景停留,不要被那些繁华迷了双眼,只需要一心一意的向前奔跑,这样,我们终会在那平芜的尽头看见春山,看见希望。”
她娓娓道来的一席话,惊艳了岁月,殊不知也给当时的一个小女孩埋下了一颗诗意的种子。我想最美好的样子大概就是像她那样,脸上有微笑,骨子里藏着善良,抬头所见皆是温柔。
后来,时光温柔了岁月,那些肆意妄为的评论者也与她和解,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她的实习期限也慢慢向我们走进。
临告别之际,天灰蒙蒙的下着小雨,我们在校门口目送她上车,她依旧是挂着淡淡的微笑,向我们挥手致意。
最后车缓缓开,直到如同一个小黑点慢慢消失在巷子的尽头。我仿佛又听到了她对我们说:只需要一心一意的向前奔跑,这样终会在平芜的尽头看见春山,看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