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主流相声都爱排挤郭德纲相声,说他俗,说他难登大雅之堂。这些话让郭德纲憋屈的不行,一口气不知道写了多少关于同行的段子,什么同行才是赤裸裸的冤家、修自行车的不会排挤修手表的等等。再加上郭德纲这么多年练就的一张好嘴皮,几乎没有人能怼的过他。
那么就有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出现了,如果一个人在和别人交流中、争论中,无论怎么样别人都说不过他,那他是不是就一定说的都是对的呢?
郭德纲于谦
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到后来的声名鹤起,老郭已经完成这个翻转,都过了十来年了。现在只要一提及相声,大家脑中出现的便是郭德纲,便是德云社一众弟子。
但如果你在郭德纲面前提到一些曾经的“主流”相声大师,譬如姜昆之类的,他会不会咬牙切齿这个我们不知道,但是心里肯定还会有不舒服。
不然关于“同行”的梗,他怎么会一抛就是十多年呢。
我们这里不是说一个人曾经受到了欺负、受到了排挤,就一定要在出人头地后宽宏大量。郭德纲现在的大徒弟岳云鹏,曾经是一个服务员,去给客人结账时,两瓶啤酒,他算错了六块钱,结果遭到客人们的辱骂和侮辱,最夸张的是他们竟然岳云鹏骂了三个小时,岳云鹏在央视采访节目中一边哭一边说:我已经道歉了,倒了三个小时的歉,他们就是一直辱骂,我说这三百块钱你们不用付了,我来付,这样行不行?还是不行。
最后岳云鹏说了一句: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他们。
岳云鹏
乍一听很小家子气,要是没有他们欺负你,你可能也就不会放弃服务员工作,而去说相声,也就很可能也就没有现在的你了。可是仔细一想,人为什么就要被道德绑架,就要宽宏大量呢。
但是郭德纲不一样。难道没人觉得郭德纲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了吗?最开始说同行排挤他,都还挺同情他。可是他现在已经是中国相声界领头羊人物了,不会有人再排挤他,也不可能有人影响他在相声界的地位。可是对于同行(主要指同辈同行),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调侃、讽刺,这样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
假如你是一个学相声的,不是拜在德云社门下,而是其他相声大师门下,你想出人头地的难度有多大,可以想象。第一在相声界你会感到来自德云社巨大的压力,同时还有社会上的道德审判:我的师傅和郭德纲是同辈,他曾经有没有排挤过德云社?如果有的话,我以后在相声界立足会不会受到打压?
姜昆
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郭德纲作为一个主持人,这个时候跑上来一个年轻后生。郭德纲问,你是做什么的啊?后生回答:我是演小品的,我想转行做相声。
郭德纲赶紧说到:你是因为什么想不开的呢?
然后观众们哈哈大笑。郭德纲对于想学相声的人,总是先给那人当头一棒,说学相声第一难在要忍受寂寞,第二要忍受同行的排挤如此之类的。不知道有没有人仔细分析过,这个时候郭德纲嘴里出现的“同行”是包含了哪些意思。
一个人如果去德云社学习相声,那他的师兄师弟是不是同行,在郭德纲眼里,不是。只有他的同辈同行才能算做“冤家”。
所以从他说的这些话里面可以感受到,郭德纲不排斥别人学相声, 但是他排斥有人去他同辈那儿学相声。
现在相声界青黄不接,难道只能指望德云社出人才吗?
或者说,其他的相声大师就完全没有本事吗?“主流”相声就一无是处吗?
简单客观介绍一下主流相声的发展:
主流相声初期,正好处于中国转型时期,中国正在改革开放。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把天桥下、街边的相声搬到舞台上。
在这个前提下,必然要去掉一些东西,以适应舞台表演,对于如何推陈出新、去其糟粕,从而能面向最广大的观众,这也是一种摸索。这种摸索最终让街头不入流的艺术,成功登上了大舞台上、聚光灯下。
到了主流相声中期,摸索的过程就必然要走弯路,改革开放了三十年,走了三十年弯路。但是不得不说,舞台相声在走弯路的过程中,依旧得到了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没有他们对于相声的摸索,郭德纲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艺术进行改造吗?
都说郭德纲相声俗气,但是和天桥下的相声比较,其实没有那么俗。市侩之人偏爱荤段子,所以东北有二人转。但是二人转有俗也有雅,所以改良后的二人转能够搬上正席。
这些东西郭德纲应该要看到:没有他的同行在舞台相声上的研究成果,以及表演中出现的局限性,他也很难成为现在的集大成者。所以这可以从侧面讲,他的同行为了帮他成功,是做了很多的贡献的。
冯巩
对于郭德纲来讲,现在要有危机意识,如果他是真的热爱相声,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跳出同行之间的排斥,郭德纲应该要知道,他是相声界时代的掌舵者,他已经不是别人可以打压他的了。同时,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相声的发展,他需要宽宏大量,不要小家子气,他需要的是大力扶持学相声的人,不仅只扶持本门相声。“同行”的段子也不要出现在他的表演中了,他肯定也不希望,自己以后成为别人口里的“同行”吧。
百花齐放才能让相声艺术有更多的可能,看多了高雅,人们也想看俗的;
看多了俗的,人们也会想看看高雅;
一味的还停留在自己被受欺负那段时间,相声只能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