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抑郁的特点:
1、儿童抑郁症的特点:
儿童抑郁症以前关注的比较少,20世纪70年代前,人们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的认识也还不多,目前认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的表现与成年人基本相似,但在不同阶段及不同文化背景中,可有某些不同的特点。
儿童常表现出更多的非特异症状,如易激惹(如不耐烦、为一点小事发怒)、紧张、恐惧、离家出走、学习成绩下降及躯体症状(其中头痛最常见)等,将近1/4的青少年可表现出明显的攻击、破坏、暴力行为等症状。
不同研究对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患病率的估计差异很大,总结1998年以前15年间北美地区有关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流行学研究报告,儿童抑郁症的患病率在2%左右,青少年大多在4=8%左右,青少年患病率远高于儿童,其终身患病率与成年人接近。
儿童期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但在青少年时期,女性患病率明显上升,与男性之比大约为2:1甚至3:1,与成年人基本相当。
儿童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它往往可以出现许多伴随症状,常见的有以下几点。
1)情绪症状:目光垂视、呆滞无神,表情冷漠,易激惹,敏感,哭闹,好发脾气,焦躁不安,厌倦,胆小,羞怯,孤独,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惊吓,常伴有自责自罪感,认为自己笨拙、愚蠢、丑陋、没有价值,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唉声叹气,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感兴趣、退缩、抑制、没有愉快感等。
2)行为症状:多动,攻击别人,害怕去学校,不愿社交,故意回避熟人,不服从管教,冲动,逃学,表达能力差,成绩差,记忆力下降,离家出走,甚至有悲观厌世、自伤、自虐甚至自杀等。
3)躯体症状:睡眠障碍,食欲低下,体重减轻,疲乏无力,胸闷心悸,头痛胃痛,恶性,呕吐,腹泻,遗尿遗屎等。这类情形常容易被误诊为躯体疾病,但是吃了药以后,“病”也无好转迹象。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变得行为孤僻,脾气暴躁、不服从管教,或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或听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班级活动不感兴趣等,就应怀疑抑郁症的可能,要及早就医,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
2、更年期期抑郁症
更年期是指生殖功能旺盛状态向老年衰退过度的时期,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功能减退或失调,最突出的是性腺功能的变化。
这一变化会不同程度低引起体内一系列平衡失调,可诱发多种疾病,更年期抑郁就是其中一种。
更年期抑郁明显的伴有焦虑,尤其是惊恐发作,很多更年期抑郁症的患者最初的诊治是因心慌胸闷等心脏症状引起。
但是反复检查心脏,并未见器质性病变,但同时会伴有紧张、抑郁悲观、情绪低落不稳、对事物缺乏兴趣和乐趣、思维迟钝、乏力、食欲下降、性欲减退、头痛、睡眠障碍、浑身不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如果这些症状较严重,伴有负性生活事件发生,而且持续在两周以上,应考虑诊断为抑郁症,需要接受治疗。
3、老年期抑郁症
老年期抑郁症是比较容易被忽视又常有发生的一种心理疾病,由于长期的身体疾病的困扰。
或者因为离退休原本有规律的生活被打破,或因夫妻一方去世导致出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心神不宁、食欲减退、睡眠障碍、气短、心慌、胸闷、肠胃功能紊乱等心理生理症状。
病人及其家属开始反复就诊综合医院进行诊治,但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果,经常造成漏诊或误诊。
多数患者经过一番波折之后,经过内科医师或亲友的提醒才最终就诊精神科或心理科。抑郁症与其他精神类疾病一样,不能依据血液检查或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作出明确的诊断,但医生通常根据现行的诊断标准进行严格的诊断。
如ICD-10(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美国等国家的现行诊断标准DSM-I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我国的诊断标准CCMD-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3版)。
诊断老年抑郁症的主要依据是病史与精神检查,要注意到老年人的特点,详细的询问和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并观察患者的抑郁症状表现。
通常情况下,一位医师给患者下了抑郁症的诊断后,要有另一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进行复核诊断,同意原诊断,患者的抑郁诊断才能最终成立。
老年人抑郁症的表现除与一般抑郁症相似外,往往还有一些特殊类型,如“反应性抑郁症”、“疑病性抑郁症”“隐匿性抑郁症”。
反应性抑郁症通常与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如家庭成员去世、离退休、天灾人祸等。这种抑郁症可以伴有强迫和恐惧倾向,其谈话内容与其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密切相关。反应性抑郁症在CCMD-3中归类为“应激障碍”。
疑病性抑郁症常从一种不太严重的身体疾病开始,继而出现对该病症的焦虑、紧张、抑郁和恐慌,由此反复去医院就诊,要求医生给予保证,如要求得不到满足则抑郁症状更加严重。
疑病性抑郁症如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在CCMD-3中仍归类于“抑郁症”,如尚未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则归类于“疑病症”或“躯体形式障碍”。
隐匿性抑郁症则常以各种身体不适为主要症状,情绪低落不太明显,因此极易造成误诊。这类抑郁在CCMD-3中可能归类于“恶劣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