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偶得”的误用
南宋大诗人陆游写过这一首《文章》诗,“文章乃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琢装饰。陆游自己是写文章的行家,他这首诗其实本意是批评当时浮夸迤逦的文风,推崇元气淋漓,浑然质朴的古典风格。谁想到这首诗被后人断章取义,单单选了“妙手偶得”四个字,用“妙手”赞美天才,“偶得”推崇创新灵感,写出好文章好比彩票中大奖,是命,是运,跟个人努力无关。
这种看法符合很多人对于成功者的幻想。新闻传媒,小说电影里刻画了太多本来才华横溢却默默无闻(妙手),依靠灵光乍现一鸣惊人的英雄主角(偶得)。普通人一边赞美这种成功,一遍感慨"可惜我不是天才",一边心安理得地站在原地期待有朝一日得到命运女神的青眼,他们哪里知道,灵感不是幸运者的彩票,而是奋进者的钥匙。
《天才假象》破除天才神话
《天才假象》这本书向我们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本书作者马修·萨伊德是一个跨界高手。他曾经是英国顶级乒乓球运动员,三次问鼎英联邦运动会,两次获得代表英国出征奥运会;退役后他自学考入牛津大学学习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现在是英国知名体育记者,专栏作家,近年来他致力于写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普及脑科学常识和认知策略。除了这本教人破除天才迷信的《天才假象》,他还写过《黑匣子思维》,专门教人如面对失败,获得成长。这样的跨界高手在世人眼中就是一个典型的“天才”,但他却撕开了这个从古至今不断被包装的天才神话,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天才,灵感只会光顾已经在某一领域做出大量积累的人,创新是量变引发质变的那个转折点。
《天才假象》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天才神话”探讨的了成功的内在机制。萨伊德认为,天赋成就卓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世界既无天才也无神童,真正让人成功的只是在某一领域内长时间的刻意练习,加上能够重视努力,正视失败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第二部分思维悖论聚焦于成功者的心理状态,探讨了安慰剂效应对于成功者可能起到的帮助作用,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第三部分深入思考,作者把关注点从具体的个人成败上升到对社会现象层面,对大脑错觉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过分推崇和美化天才可能造成的社会不公做了论述。
在认知神心理学和脑科学领域,已经有不少经典作品。《异类》(提出一万小时理论)、《刻意练习》(指出刻意练习的重要性)等珠玉在前,这本《天才假象》又有哪些独特亮点值得我们在特别关注呢?
现代社会的“精准创新”
在书中,作者对灵感和创新的解释尤其具有启发性。灵感确实存在,灵感带来的创新都直接推动了科学文化向前发展。人们对灵感往往抱有诗意幻想,对李白酒后诗百篇,苹果砸中牛顿,砸出万有引力之类的名人轶事津津乐道。似乎灵感和创新真的是纯属意外偶然事件起了决定性改变。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现代社会的创新发生在特定人群内针对特定领域的“精准创新”,这种创新的基础就是在该领域内长时间的积累。换句话说,现代社会的创新不是用同一套方法做到“更高,更快”,而是采用新的方法做到“更强”。萨伊德在书中举了一个直观的例子,音乐家哪怕肺活量再大,一口气也有长度,一两分钟不换气地演唱或吹奏似乎就已经是极限了。但“有一位萨克斯演奏家发明了一种循环呼吸方法 ——用鼻子吸气的同时用嘴吐气,”可以连续45分钟不间断。读者朋友们可以试一试能不能做到同鼻子吸气的同时用嘴吐气,我打赌你做不到,因为我们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是说,哪怕一个普通人想到了这个点子,他也实现不了,没有前期积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外行人只能白白挨砸,绝对想不出万有引力。
十年练就“”妙手“的创造力定律
和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相呼应,创造力也有一个“十年定律”,作者在书中写到
卡耐基梅龙大学的N·维仕堡对66位诗人进行了研究,发现超过80%的诗人在开始写出富有创造力的诗歌之前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准备。
创造力十年定律几乎对任何领域的成功创意都有效。毕加索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具有创造力的画家,但他也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在他画出自己立体主义代表作《格尔尼卡》时,他已经50多岁了。格尔尼卡是具有强烈个人风格和创新精神的作品。他在一幅画面中同时构建了多个平面层次,为什么他能够画出这样的画?因为毕加索从少年时期开始就不断临摹人体结构,不放过每一个部位,每一个姿势,每一个角度。《格尔尼卡》中的每一个层次都凝聚着他过去的绘画经验。在绘制格尔尼卡时,他也并大笔一挥,一蹴而就,而是经过精密设计来精心构架,光是有编号的草稿就有45幅。诚然,战火中的小镇格尔尼卡给了他灵感,但灵感于毕加索而言,更像是一把帮他开启新征程的钥匙。
在“偶得”文章之前,你愿意花三十年的时间练就一双“妙手”吗?创新可以带来质的飞跃,但前提是必须已经有了足够的量变积累。而灵感就好比是涌泉,只要地下水位足够高,总有一天它会喷薄而出。下次当你再苦恼于自己没有灵感的时候,问一问自己,我是不是还不够努力?